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六同、三异、二无关”
(1)六同:大小相同、性质相同、同一直线、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三异:方向相反、不同物体、不同效果。
(3)二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2.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不同点 名称 项目 作用对象 作用时间 力的性质 作用效果 一对平衡力 同一个物体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一定相同 可相互抵消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 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一定相同 不可抵消 【例2】 (多选) (2019·陕西咸阳模拟)消防员用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 B.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
C.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消防员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和儿童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故B正确;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消防员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正确;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答案 BC
判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法
一看受力物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二看产生的原因。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1.(多选)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升空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
图8
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 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
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选项B、C错误,A正确;火箭运载卫星进入轨道之后,卫星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卫星,卫星吸引地球,这就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D正确。 答案 AD
2.如图9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1 N和7 N,不计弹簧秤、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弹簧秤的读数为14 N,A对地面的压力为11 N B.弹簧秤的读数为18 N,A对地面的压力为0 C.弹簧秤的读数为7 N,A对地面的压力为4 N D.弹簧秤的读数为0,A对地面的压力为11 N
解析 物体B保持静止,说明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即绳上拉力为7 N,此刻弹簧秤静止,因此弹簧秤的读数为7 N,说明弹簧秤对A拉力为7 N,地面对A物体应有4 N 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地面的压力为4 N,所以C正确。 答案 C
课时作业 (时间:30分钟) 基础巩固练
1.(多选)下列哪些物理量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 A.力的单位N
B.压强的单位Pa D.加速度的单位m/s2
C.长度的单位m 答案 ABD
2.“严禁超载,严禁超速,严禁疲劳驾驶”是预防车祸的有效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B.汽车超载会减小汽车的刹车距离 C.疲劳驾驶会缩短司机的反应时间 D.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答案 D
3.冰壶在冰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取决于( )
图1
A.冰壶的速度
B.冰壶的质量 D.冰壶受到的阻力
C.冰壶受到的推力 答案 B
4.如图2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