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有些读音相同,意思却完全不同的字词。 教学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特意、敬请、乐器”等词语。 要求 3.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的能力。 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区别一些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的字词。积难点 累“特意、敬请、乐器”等词语。 教学 两课时 课时
“枇杷”和“琵琶”
①②
",明朝的时候,有个姓袁的县官,特别喜欢吃枇杷。有位财主为了巴结他,特意叫人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又亲自写了一张礼单,派人给县官送去。[句导读:故事的起因,财主给县官送枇杷。]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财主为了巴结县官买了“枇杷”送礼,礼帖却写成了“琵琶”。 ",县官接过礼单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琵琶一筐,敬请笑纳。”[句导读:“琵琶一筐,
④
敬请笑纳”这是礼单上写的内容。]他有些纳闷:“我又不会弹琵琶,他怎么送这种乐器?再说,琵琶怎么用筐装啊?”[句导读:写县官不理解礼单上面的内容。]他打开筐,这才明白原来财主把“枇杷”写成了“琵琶”。于是,他提笔写了一张回帖,叫人连同这筐枇杷一起退了回去。回帖上写着:
枇杷不是这琵琶, 只因主人识字差。
若是琵琶能结果, 满城弦管尽开花。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县官写诗嘲笑财主“枇杷”与“琵琶”不分。 ",“枇杷”和“琵琶”读音一样,但枇杷是一种水果,琵琶是一种乐器,意思完全不同。
⑥⑦
这样的字词我们会经常遇到,大家只有认真区分,才不会闹出财主写礼单这样的笑话。[句导读:“只有……才……”说明学汉字要读准音,认清形,分清义,才不会闹笑话。]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像这样的字、词,我们经常遇到,要认真区分,才不会闹笑话。 字 词 导 读 ?
①巴结:趋炎附势,极力奉承。 ②特意:特地。
③笑纳:请人收下礼物时说的客套话。
④纳闷:疑惑不解而发闷。(例句)我很纳闷这道题的答案为什么是“2”。 ⑤乐
⑤
③
⑥经常:常常,时常。(例句)她经常参加课外活动。
⑦笑话:能引人发笑的谈话或故事,供人当做笑料的事情。
1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有些读音相同,意思却完全不同的词语。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生字卡片;实物图片(琵琶、枇杷)。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枇杷”和“琵琶”》。 2.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3.看课文题目,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4.学生质疑。
这是一篇怎样的课文呢?
课文中的“琵琶”和“枇杷”有什么关系呢? …………
二 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1.对照音节,认真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朗读课文。 3.学生自学生字。
4.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5.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三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学生汇报。(明朝的时候,一位财主为了巴结县官,亲自写了一张礼单,特意送去了县官爱吃的枇杷。)
3.理解这段话中的重点词语。
(1)巴结:竭力奉承讨好。 (2)特意:特地。
4.再次朗读这段话。 5.指名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知县看到礼单,提笔写了一张回帖,连同这筐枇杷一起给财主退了回去。)
6.知县为什么要把这筐枇杷退回去呢?在这封回帖上,写了什么呢?
7.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默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把有关的内容标画出来。 8.学生汇报。(财主的礼单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琵琶一筐,敬请笑纳。知县见了非常纳闷,他是这样想的:我又不会弹琵琶,怎么送这种乐器?再说,琵琶怎么用筐装啊!知县打开筐,才明白财主把“枇杷”写成了“琵琶”。知县在回帖上写着这样几句话:枇杷不是这琵琶,只因主人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弦管尽开花。)
9.那么,这个财主为什么会闹这样的笑话呢?自己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10.学生汇报。(这两个词语的发音相同,但是意思却不一样。“琵琶”是一种乐器,“枇杷”是一种水果。)
11.这样的词语我们经常遇到,应该认真地区分。
2
12.再次朗读课文。说一说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 拓展训练
1.仔细地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 2.教师出示练习。
人身—人参 珍惜—珍稀 麻将—麻酱 检察—检查 蒸发—征发 启程—起程
3.引导学生区分。
五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1.区分同音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识字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讲授同音字的区分方法,课文就会显得枯燥,学生的兴趣就提不上来。课文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同音字搞混容易闹笑话的道理,让学生树立正确区分同音字的意识,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又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一举两得。
2.本课教学设计以“听故事——读故事——认汉字——说故事”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让孩子在反复读故事中与生字见面。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特意、敬请、乐器”等词语。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的能力,提高学生写字的能力。
生字卡片。
一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朗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
2.说说财主错在哪里,袁知县所写的回帖是什么意思。 3.如果你是那个财主,看到袁知县的回帖,你会怎么想呢?
二 学习本课的生字,归纳总结识字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想一想怎样才能记住生字。 3.学生汇报。
(1)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比—枇、琵 巴—杷、琶 才—财 寺—特、等 (2)熟字换偏旁变成新字:闪—闷 框—筐
4.再次认读生字。
5.开展一字组多词的游戏。
县 县官 县令 知县 县城 区县 候 听候 候场 候命 气候 候车室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