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 7 页
作的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这四大具有开拓意义的新法律、法规的落实,再一次证明了政府对节能环保工作的重视,但作为一个部门法律、法规,力度远远不够,致使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推广工作长期落后,成为我国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薄弱的环节。仅仅出台标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大标准的监管力度。不少地方对“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施工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尚未予以高度的重视,尚未将其列入政府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组成部分,个别地方甚至放任自流,导致政府管理部门缺位,该管的没管住,因此,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一套有效的绿色建筑开发与管理模式,把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进行强有力的引导和干预。
3.3 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投资人对绿色施工的积极性并不高
市场行为的目标更多时候是追逐短期利润,而承包商的目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及最高的利润在规定的时间内建成项目,除非几乎不增加费用,或者已经在合同中加以规定,或者承包商在经济上有好处,否则承包商不会去实施与环境或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工作。而推行绿色节能、环保施工投入高,而投资回报却相对较低,即使明知长远的绿色收益潜力很大,但是出于投资风险考虑,投资人对绿色施工的积极性并不高。
目前,绿色施工被局限在封闭施工、减少噪音扰民、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等目的,通常要求增加一定的设施或人员投入,或需要调整施工作业时间,例如,无声振捣,现代化隔离防护,建筑垃圾的处理等对可持续发展有利的新型设备均会带来成本的增加,一些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也需要增加建筑成本,如果没有系统长期的采用,则由于其节约的费用可能低于其投入而得不到应用。 3.4 缺少具有绿色意识和绿色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
行业从业人员包括设计和施工单位人员由于对绿色施工并不了解,可能会增加设计和施工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施工实现存在困难,缺乏相关技术人员。另外是否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和承包商的利益关系不大,导致设计人员及施工单位更愿意沿用熟悉的施工方案,少用或不用绿色施工新技术、新方法。也许现在推进绿色建筑的主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 8 页
阻力不在技术层面,但不可否认技术层面和绿色建筑产品的不成熟仍然是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方面。技术方面体现在缺少大量具有绿色意识和丰富的绿色专业技能的设计和施工人员,缺少成熟的绿色建筑配套技术,缺少绿色施工经验;绿色建筑产品往往体现出绿色建材的价格普遍偏高,施工工艺相对复杂等现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 9 页
4 绿色施工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采取的措施
4.1 对绿色施工进行宣传、科研
绿色施工的理念并不是每个项目施工过程的参与者都明白理解,有些人甚至于这个词都没有听说过。那又何谈绿色施工呢?所以想要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在项目没有开始实施之前就应该把绿色施工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参与人员,包括业主、设计、施工人员及公众。 4.1.1 进行绿色施工宣传
在参与工程施工的大部分人员是农民工,他们是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学习,对绿色施工并不了解。所以对绿色的施工的宣传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确保每个施工参与人员都要懂得如何实施绿色施工,提高绿色施工的意识,了解绿色施工的目的。大力发展绿色施工相关技术研究以及新型绿色建材的研发工作,每年多举办绿色建筑国际性的研讨会和新技术展示会,对于推广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经验,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国际先进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经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多举办面向公众的绿色建筑网站、绿色施工论坛的宣传活动,以普及“四节一保”知识为主要目标,提高全民绿色环保意识,更好地推广绿色施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按照绿色施工原则建立示范性绿色施工项目和绿色施工推广应用示范单位,注重绿色施工经济性效果的比较,用活生生的例子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使绿色建筑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例:奔驰研发中心装饰工程在项目开始施工前,组织项目部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下发绿色施工方案,让参与该项目的每个人理解绿色施工的目的。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该时间段内绿色施工的完成情况,解决在施工中发生的问题,确保以绿色施工完成整个项目。 4.1.2 进行绿色施工培训科研
建议在大学的“建筑施工”教育课程中,增加绿色施工技术及绿色施工管理内容,在“建筑学”教育课程中增加绿色施工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由政府出面,组织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 10 页
些绿色施工专家和研究人员针对政府管理人员和广大的建筑从业人员定期开设绿色施工培训课程。在相关执业资格考试中适当增加对绿色施工知识的考核,并对己获得相关执业资格的人员在每年的再教育学习中增加这方面的培训内容,以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推广绿色施工新技术。
4.2 改进传统施工方法,确保“四节一保”模式
绿色施工和传统施工一样,均包含施工对象、资源配置、实现方法、产品验收和目标控制五大要素。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控制要素不同。一般工程施工的目标控制包括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4个要素,而绿色施工除上述要素外,还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为主控目标[10]。 4.2.1 节约资源
建设项目一般要耗用大量材料、能源和水资源。绿色施工以确保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前提,以提高工程质量、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为目标,对节材、节水、节能、节地赋以实质性的措施。
1.通过更仔细的采购,合理的现场保管,减少材料的搬运次数,减少包装,完善操作工艺,增加摊销材料的周转次数等降低材料在使用中的消耗,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例:在北京奔驰研发工程中,因项目部决策失误,对项目工期安排错误,在项目进场就在一层大堂搭建了脚手架,而大堂的正式施工是开工后的60天开始。因现场搭建了脚手架对其他施工项目造成了影响,部分脚手架有进行了拆除浪费了大部分材料,因此造成经济损失近10万元。
2.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建面积约18亿m2,如果其中有10%需进行基坑工程降水,则全国每年地下水抽排量达380亿~1200亿m3,相当于流失了10~33个北京市2011年总用水量(36亿m3),地下降水施工的无序状态使我国水资源紧张的情况更为加剧[10]。所以节约用水刻不容缓,可以通过监测水资源的使用,安装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在可能的场所重新利用雨水或施工废水等措施来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降低用水费用。例:在农行营业网店工程和北京奔驰研发工程中,项目部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时,对施工现场的用水量进行计算,并绘制施工现场用水布置图,明确水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