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工作票、检修总结、竣工图纸、检修作业指导书。项目竣工后由本项目负责人审阅本项目的竣工档案资料,审核无误后移交分厂。
(二) 办理人员及检修设备物料退出手续,做到完工场清。
第三章 安全措施
一、现场工作安全措施 (一)现场作业风险评估 1、机械设备风险
检修机械、工器具、物体打击、交叉作业。 2、人员行为风险
(1)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 (2)安全带的不正确使用。 (3)脚手架上下抛掷工具。 (4)电线私拉乱接 ( 5 ) 机械伤害。 (6)物体打击。 (7)高处坠落。
(8)脚手架搭设不规范。
(9)机械设备、设施、工具等有缺陷。 3、高空作业
脚手架未验收合格就使用;高空作业时未按要求系好安全带;攀爬脚手架时未扶稳,人员有跌落风险;高空作业时,抛掷工具或其他原因造成落物伤人。
4、触电
(1)电源盘或电动工具绝缘损坏,接线老化,未检验就使用,致使人员触电。
(2)临时接线私拉乱接,直接与金属结构或钢管接触,易发生触电。
(3)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
(4)焊机作业需使用合格电焊钳,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5、使用脚手架
(1)使用不合格脚手架(2)脚手架上作业,操作不当 ,人员坠落(3)利用脚手架作业时,上下抛掷工具。
6、起重伤害:
(1)从高处往下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垃圾或向上递工具、小材料。
(2)起重吊装未按“十不吊”规定执行。 (3)拆无证上岗。 (5)未设安全警示区。
(6)风力过大, 违章作业造成起重机倾覆。 (7)吊车安全装置不全或失效,发生重大事故。 7、管理风险
(1)“三讲一落实”工作不完善,工作现场监护不到位,措施、
责任制不落实导致人员伤害、设备损坏;未按要求开工作票、动火票,相关措施未落实,可能发生触电、火灾等隐患。 (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1、机械设备风险控制措施
在进行检修时,必须待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全部落实并正确执行后方可检修;到达现场工作负责人要带领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分析并逐项落实;杜绝违章指挥、禁止野蛮作业;要文明检修,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不合格工器具严禁使用。
2、人员行为风险控制措施
(1)严格执行、落实甲方**,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防砸鞋、穿合身的工作服,否则不得进入检修现场。
(2)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3)所需的工具及其它物品不许高抛,必须用绳子和工具袋传递以免坠落伤人。
(4)应做到“三不落地”(工器具不落地、油污不落地、零部件不落地)。对安全帽、安全带不正确佩戴等习惯性违章行为及时纠正并落实考核。
3、高处作业风险控制措施
(1)搭设脚手架必须检验合格,脚手架必须牢靠、稳定,作业时要设有专人监护。
(2)高空防护设施需拆除时,做好临时防护措施。 (3)作业人员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4)工作人员随身使用工具包,拆下的零部件定量管理,防止高空落物。
4、触电风险控制措施
对现场使用的电源盘、电动工具进行用前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工作前,确保待修设备电源已经隔离,防止人员触电;工作时,按要求戴好手套、穿好绝缘鞋;离开作业现场,切断用电设备电源。
5、使用脚手架风险控制措施
(1)请有资质的单位搭设脚手架,并做好脚手架的验收工作,不合格的脚手架严禁使用。
(2)攀爬脚手架时,手脚三点着力,握好站稳,防止跌落。 (3)脚手架上工作时,系好安全带,严禁上下抛掷工具或零部件。
6、起重伤害控制措施
(1)起重作业属特种作业,参与人员要身体健康,符合登高作业要求,并熟悉本工种操作规程,同时具备知识和技能,并经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2)起重吊装前,必须办理“吊装作业许可证”,应根据检修组织设计要求划定危险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起重作业应专人指挥,并按规定的指挥信号、手势进行指挥。起重前必须先鸣喇叭,或向现场工作人员发出明确信号。现场工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应站在安全地方,防止起吊物件坠落伤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