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习作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5:07: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自己参加过的风俗活动的经历。

2.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会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风俗。

3.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民俗作品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表达方法,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风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家乡又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呢?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但本单元的课文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分享你所知道的民风民俗吧。

二、畅谈风俗习惯

1.什么是风俗?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之为“俗”。

2.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不同的风俗。(提示:可以是调查了解到的风俗习惯,也可以是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1)生产习俗。水稻是湖北的主要农作物,在选种和插播的过程中都有着当地盛行的一些习俗。过去,在播种前农户会选取少量谷物,放在神龛或灶台前,点上香烛,观察它发芽的情况,预测年成好坏。插秧时,有打“秧鼓”、唱“秧歌”、送“秧茶”的。

(2)建房习俗。正式动工时,亲朋好友都要带上猪肉、豆腐、糍粑、挂面、烟酒或贺联前往祝贺,主人置酒设宴款待,称之为“吃神福”。“架桁条”“起梁”等也都有一定的讲究。

(3)过节习俗。黄冈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 。整个春节,从“小年”(腊月二十四)开始 ,历时二十多天,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结束。传统习俗里,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洁锅灶、点灶灯、接祖宗。

三、写作思路点拨

刚才大家一起畅谈了自己所了解或实际体验过的家乡风俗。这么多的风俗都有着它存在的一定道理,我们如何把它们用自己的语言表

达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呢?请走进第一单元的习作阅读提示。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审读题目,明确内涵。本次习作要求大家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写自己参加过的一种风俗活动。

2.化大为小,选好切口。通过认真审题,明确了题目要求和内涵后,就要学会化大为小,选择一个最易于表现主题的切入点进行构思写作。“家乡的风俗”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老舍先生写《北京的春节》,整个春节从开始到结束,前后有几十天,但作者只选取了其中最具特色的几件事来写。同学们刚才交流家乡的风俗的时候就提到了好几个方面,所以我们就要学会着重选择一个方面,用具体的事迹、生动的细节和典型的材料来以小见大。可以写家乡的一种节日习俗,或者写家乡的一种风味小吃,还可以写家乡的奇人俗事等。

3.抓住特点,细致描绘。选好了文章的切口,同学们还要善于根据自身的实际,扬长避短,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受较多或体验真切的内容来写。有的风俗喜庆,有的风俗庄重,有的表达思念,有的传递孝道。不同的风俗表达的内容不同,呈现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体会,抓住想要表达的风俗活动的特点,细致描绘,才能写出特色,让读者一看就知道你所写的是什么。如:《寒食》中“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禁烟火的景象,就是作者感受最深切的,也是当时寒食节最有特色的风俗。

4.有详有略,主次分明。某一风俗活动中常常有许多程序,有许多内容,在写作时就不能像记流水账似的从早写到晚或从开始写到结

束,而应该分清主次,有详有略地写。如:《腊八粥》中作者在详写八儿等粥的过程,略写一家人吃粥的情景。

5.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讲解如何进行写作。

四、搜集材料,构思思路

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本地的民俗风情,确定习作主题、选用材料、行文思路等,并试着列提纲。

1.我随爸爸去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略写)

2.路上,爸爸给我讲东汉时期青年桓景,在重阳节刺死瘟魔,带领父老乡亲登

高避疫的传说。(详写)

3.午饭时,虽然没有菊花酒,但爸爸还是恭恭敬敬地向爷爷奶奶敬酒,表达了

我们对长辈的祝愿。(略写)

4.下午,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爬山赏景。(详写)

结尾:过重阳节,让我明白了每一个风俗都有着独特的意义。插茱萸、喝菊花酒、

登高预示着驱灾避祸,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双九”蕴含着生

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1989年起,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是对孝亲敬

老的最好诠释。(略写)

五、根据提纲,自行作文

1.学生根据自己所列的提纲,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化。 2.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六、习作修改

1.出示一段学生习作的内容,集体修改,教师适时指导。 2.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在草稿上自主完成习作修改。 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4.创编民俗作品集。

[教学板书]

家乡的风俗 审读题目,明确内涵 化大为小,选好切口 抓住特点,细致描绘 有详有略,主次分明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因为有前面几篇写风俗民情的课文作基础,似乎进行得很顺利,但细细想来还是缺少突破。虽然在交流回顾时我给了示例,表明家乡的风俗不仅仅指节日方面的,还有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等方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习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icy42d8ru86wqu5roq73pebe0ioab00lp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