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3. 如图甲是电热饮水机的简化示意图,图乙是饮水机的铭牌参数。请你求出:
(1)初温为20℃的一满箱水,用此饮水机将水升高7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电阻丝R2的阻值多大?
(3)在正常加热状态工作下,加热5min需要消耗的电能是多少J?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4. 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S′是某同学做实验时透过凸透镜看到的发光点S的像。试
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标出其焦点F.(保留作图痕迹)
第5页,共20页
25. 如图是列车上出售的食品的小推车上,当前轮遇到
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使手推车前轮向上翘起,请画出此时售货员所用的最小动力及其力臂。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26.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此实验加热过程是通过______方式来增大烧杯中水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2)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是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______,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时间t/min 0 温度t/℃ 90 1 92 2 94 3 96 4 98 5 98 6 95 7 98 8 98 (3)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
27. 小明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
不变,R1为定值电阻,电流表A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V1选用为0~3V量程,电压表V2选用为0~15V量程,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1A”的字样。
(1)请根据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乙)。 (2)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1的示数不为零,则电路存在的故障是______。
(3)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得到一组实
第6页,共20页
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当导体的阻值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______比。 序号 1 2 3 电压表V1的电流表A的示数I/A 示数U1/V 1.0 2.0 3.0 0.1 0.2 0.3 (4)实验中,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
据作出I─U2图线,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是______V.在保证实验器材安全的前提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______Ω。
(5)若将R1换成“2.5V”字样的小灯泡,闭合开关,调节调动变阻器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V1示数如图1所示,现要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适当地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同时眼睛应观察______。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由此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第7页,共20页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D
解析: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家用台式电脑的工作电流不大于1A,其功率不大于P=UI=220V×1A=220W.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演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在50s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对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气温、体温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2.答案:B
解析:解:A、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半导体材料。故A错误; B、纳米材料制成的洗衣机内筒表面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能。故B正确; C、原子弹是利用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原理,氢弹是利用的核聚变。故C错误;
D、“可燃冰”虽然属于新能源,但储量是有限的,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①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半导体材料;
②纳米技术在工业、农业、能源、环保、医疗、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奶瓶、洗衣机内筒表面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添加纳米银抗菌剂,能有效抑制细菌滋生繁殖; ③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但是又有区别,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
④能够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或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够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或不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此题考查了半导体材料的特点、纳米技术的应用、核能的利用及能源的分类,包含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3.答案:B
解析:解:A、道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热岛效应无关,故A错误;
B、“声如洪钟”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
C、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高科技产品也是靠振动发出声音的,故C错误;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响度越大,与频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真空不传声,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2)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 (3)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第8页,共20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