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甘肃省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8:33: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甘肃省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杨欢 指导教师:娄永苹

内容摘要: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消费结构的变动及其发展趋势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的程度、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正因为如此,随着我省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基本生活型消费支出大幅下降,享受型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发展型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较快,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为更好的了解我省近二十年来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选取1993至2010年我省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这八大类的人均全年消费支出,选取恩格尔系数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并基于两者的分析结果对我省居民消费结构的具体变动情况及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我省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

关键字:消费结构 变动 恩格尔系数 因子分析

一、 引言

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按1993年国家统计局对生活消费品类别的划分方法,把居民生活消费品分为八个大类,即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

消费结构及其变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消费结构和各类消费的变动规律,直接反映了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特点及消费趋势。近二十年来我省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省的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明显的变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甘肃近十几年来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基本情况,达到优化消费结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收入高低是决定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因此分析时选择收入和支出两方

第1页,共18页

面的指标和数据。在收入方面选取1993至2010年我省居民的人均收入;在消费方面选取1993至2010年我省居民对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这八大类的人均全年消费支出。数据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1994-2011)》及《甘肃统计年鉴(1994-2011)》中相关资料整理而来。

三、分析方法的选择

本文选用两种分析方法:即基于恩格尔定律的描述统计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

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及个人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逐渐减少,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居民收入与食品支出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来衡量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因此,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越低,即越贫穷,恩格尔系数越小,则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越高,即越富裕。根据联合国关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阶段的划分标准规定,恩格尔系数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关系为:恩格尔系数>60%,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处于极度贫困状态;50%<恩格尔系数≤60%,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处于温饱状态:40%<恩格尔系数≤50%,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达到小康状态;恩格尔系数≤40%,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趋于富裕。由此可见,恩格尔系数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

因子分析最初是由英国心理学家C.Spearman提出的,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地质学、气象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这几个抽象的变量被称作“公共因子”,它能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因子分析的一般模型为:

X1=a11f1+a12f2+?+a1mfm+e1 X2=a21f1+a22f2+?+a2mfm+e2

??

Xk=ak1f1+ak2f2+?+akmfm+ek

在该模型中,fj是公共因子,ei是特殊因子,只对相应的Xi起作用;aij是公共因子的负载,是第i个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载荷,即载荷系数。载荷因子越大,则说明第i个变量与第j个因子的相关性越

第2页,共18页

强;反之,载荷越小,第i个变量与第j个因子的相关性越弱。特殊因子表示该变量中不能被公共因子解释的部分,实际上就是实测变量与估计值之间的残差,各个特殊因子之间以及特殊因子与公共因子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一般而言,通过初级变换得到的因子载荷差异不大,含义不明显,实用价值不高,为了更清楚地凸现因子与实测变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因子的解释力,通常需要对因子载荷进行旋转处理,使每个变量仅在一个公共因子上具有较大的载荷,而在其余的公共因子上具有较小的载荷。这时对于每个公共因子(即载荷矩阵的每一列)而言,它在部分变量上的载荷较大,在其他变量上的载荷较小,是同一列上的载荷尽可能地靠近1和靠近0,两极分离。这样就突出了每个公共因子和其他载荷较大的变量之间的联系,也就能通过这些载荷较大的变量做出合理的说明。与此同时,还要计算因子得分矩阵,通过载荷系数和因子得分的大小综合判断变量的发展趋势。

四、甘肃省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1、基于恩格尔系数的变动分析

(1)居民消费结构的总体现状

1993-2010年随着我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支出的总额呈同步上升趋势(见图1),恩格尔系数呈总体下降趋势(见图2)。居民收入从1993年的2389元上升为2010年的16613元,消费支出由从1993年的2216元上升为2010年的16824元,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2.99%下降至2010年的41.33%,从这些指标的变化都可以看出我省居民生活总体消费水平由温饱状态过渡到小康状态,更可以深层次的揭示出随着我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直接推动我省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完善。总之近二十年来,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并不断趋于合理化和多元化。

总额数 单位:元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19919391949195919691979198920902000201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20910人均收入人均消费年份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1994-2011)》及《甘肃统计年鉴(1994-2011)》

图1 1993-2010年甘肃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支出

第3页,共18页

恩格尔系数60.00P.00@.000.00 .00.00%0.00%年份19919391949195919691979198920902000201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20910恩格尔系数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1994-2011)》及《甘肃统计年鉴(1994-2011)》

图2 1993-2010年甘肃省居民恩格尔系数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及比较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农村恩格尔系数出现下降趋势,但在2000年以前具有显著的波动性,2000年以后波动幅度明显下降。2000年以前一直超过50%,甚至在1995年的时候接近70%,2000年以后的各年在45%上下浮动,完成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过渡(见图3)。

恩格尔系数80.00p.00`.00P.00@.000.00 .00.00%0.00919391949195919691979198920902000201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20910恩格尔系数年份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1994-2011)》及《甘肃统计年鉴(1994-2011)》

图3 1993-2010年甘肃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近二十年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出现下降趋势。从1997年下降至低于50%,完成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过渡,2000年下降至低于40%,完成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从小康型向富裕型的过渡(见图4)。

第4页,共18页

搜索更多关于: 甘肃省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的文档
甘肃省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ilrn8ozfe7f2vc1ug3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