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指导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指导是采取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形式,由于班级大,学生人数众多,主要是以集体指导为主。调查研究也是一种学术研究,因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也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是该学科教学在实践环节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研究报告的内容和结构
研究报告的结构
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导论(或导言)。第二部分:研究方法与工具。第三部分:研究过程与发现。第四部分: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五部分:结语。第六部分:参考文献。第七部分:附录。
(二)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 第一部分:导论(或导言)
1、问题的提出。介绍所研究的问题及原因。即说明你调查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以及你为什么进行这一研究。介绍该研究的目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可以对你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
2、文献述评。对该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的叙述和评论。如有可能可简单介绍该研究的中外文献资料,及介绍别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文献资料可以是书籍、杂志和电子资源等。建议进入图书馆数据库查找相关资料。可采用顺查法或逆查法。建议采用逆查法,由近及远查找资料,可获得最新文献资料。
3、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介绍该研究可以预期的创新之处,即与前人的研究有什么不同。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与工具 1、研究方法
该研究方法主要是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是一种描述性研究,一类包括调查表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主要是通过被调查者自我报告的方式搜集材料。第二类是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是由研究者经过自己的感官等方式搜集资料。第三类是测验法,通过编制一定的
1
测试题来搜集资料。第四类是总结经验法或称事后追溯研究法,是通过叙事,追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和自然情境,总结自己的经验或他人的经验进行问题研究。
一般来说,研究方法可以分为质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方法两大类。 质性研究方法如访问法、谈话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让事实说话。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的广告词是“焦点访谈,让事实说话”。访谈就是指访问法和谈话法。 量的研究方法如调查表法、问卷法、测验法等。量性研究方法主要是让数据说话。数据和事实具有同样的说服力。问卷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自己编制量表,也可以借用已有的量表(如心理学的量表)。
学生可以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调查,也可以用量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也可以二者皆用。建议选择一种即可。 2、研究工具
质性研究采用研究工具如:1)录音笔;2)访谈提纲;3)视频录象等。录音笔用来记录访谈内容,便于访谈之后整理分析。访谈提纲用来控制访谈的问题的走向。访谈不是漫无目的的聊天。要列出你要访谈的几个重要问题。如调查教师的惩罚方式,要向学生访谈,访谈提纲可以是:1) 你认为教师的惩罚方式有哪些?2) 你认为教师的惩罚方式哪一种最严厉?3)你认为教师的惩罚方式哪一种最有效?4)你认为教师的惩罚方式哪一种最无效?
量性研究方法的研究工具如:1)开放性问卷表。如调查教师的惩罚方式,也可以把那四个问题以开放性问卷的形式,向学生问卷。问卷设计要有指导语。 2)问卷调查表。一般采取三点或五点记分法。 3)统计软件:如Spss11.0; LISREL8.7。最简单的就是用Excel统计。研究工具在研究报告中要提及到。 第三部分:研究过程与发现
介绍调查研究过程的操作步骤或程序,即介绍你在研究过程中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分哪些步骤完成。如介绍问卷量表的编制,问卷调查员的培训,调查初测,正式测量,以及问卷的回收情况等。这些就是研究过程。
研究结果就是你的研究发现。例如,教师的惩罚方式研究,有以下重要发现:1)学生把“叫家长”当作一种严厉的惩罚方式,而其他文献资料并没有提及这种惩罚方式。2)学生对异性教师的惩罚行为比
2
较敏感。
第四部分: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就是对研究发现的分析与讨论。分析与讨论,就是要说明你的发现意味着什么,从你的发现中能得到什么启示,以及还可以继续做什么,从发现中能形成什么研究结论等。讨论的前提是研究结果本身,如调查到的事实,得出的研究数据等。 第五部分:结语。
分析与讨论的目的就是要形成研究结论。研究结论就是对导言、方法、结果、讨论的简要小结。结语应当包括从结果中得出的各种推论或结论和提出的建议、管理策略,教育对策等。 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在报告正文的后面,列出报告参考的书籍和文章目录。可以单独成页列出中文文献或英文文献。
(一)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二)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三)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四)除以上三点要求外,其它仍按注释格式要求处理。示例如下: 黄鹤,李仕明,兰永.论制度变迁的实质[J].经济社会体制改革,2001,(4).
黄卫华.制度变迁研究的层次[N].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2). 第七部分:附录
研究报告的附录中常常包括这样一些材料,他们往往由于太长而不适合于放在研究报告的正文部分。这样的材料有:1、访谈提纲 2、开放性问卷表 3、问卷调查量表 4、实验刺激材料 5、研究背景图片或草图等。
“附录”两字采用黑体三号加粗。其相关资料以附录形式出现,如附录一、附录二等。附录的正文建议用小四号宋体。附录的页码接续参考文献的页码。
关于研究报告的表格和目录
研究报告的表格由封面、成绩登记表、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
3
文、参考文献、附录、封底组成。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单独成页,上写论文标题,空两行再写“摘要”两字,左对齐,加粗。再空一行,写摘要内容。摘要内容一般是一百到二百字之间。再空一行,写“关键词”三字,打冒号,左对齐,加粗。再输入文章的关键词,3到5个,不加粗。
研究报告的目录格式如下(不用再写论文题目):
目 录 一、导论 ??????????????????????? 1 (一)问题的提出 ??????????????????? 2 (二)文献综述 ???????????????????? 3 (三)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 5 (一) 研究方法:访谈法(或问卷调查法)????????? 5 (二)研究工具:访谈提纲和录音笔(或问卷测量表和Spss16.0 统计软件) ?????????????????? ?6
三、研究过程与发现
(一)研究的步骤或程序 ???????????????? 7
(二)研究的几点重要发现???????????????? 8 四、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10 (一) XXXXX的现状分析 ?????????????? 10 (二)关于XXXXX的理性思考??????? ?????? 12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