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译码电路
图六 译码电路
译码器电路时将数码转换为一定的控制信号,在此由74LS48集成元件构成,它能将一个二进制数码转换为输出端的电平信号以控制显示器。
十进制或功能
输入 输出
RT RBI DCBA BO/RBO
a b c d e f 0 H 0000 H 1 1 1 1 1 1 1 H H 0001 H 0 1 1 0 0 0 2 H X 0010 H 1 1 0 1 1 0 3 H X 0011 H 1 1 1 1 0 0 4 H X 0100 H 1 1 1 1 0 1 5 H X 0101 H 0 0 1 1 1 1 6 H X 0110 H 1 1 1 0 0 0 7 H X 0111 H 1 1 1 1 1 1 8 H X 1000 H 1 1 1 0 0 1 9 H X 1001 H 0 0 0 1 1 0 10 H X 1010 H 1 1 1 1 1 1 11 H X 1011 H 0 0 1 1 0 0 12 H X 1100 H 0 1 0 0 0 1 13 H X 1101 H 1 0 0 1 0 1 14 H X 1110 H 0 0 0 1 1 1 15 H X 1111 H 0 0 0 0 0 0 BI X X XXXX L 0 0 0 0 0 0 RBI H L 0000 L 0 0 0 0 0 0 LT
L X XXXX H 1 1 1 1 1
1
表中H表示高电平,L表示低电平,X代表不确定。
9
g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3.7 七段译码电路
7段数码管又分为共阴共阳两种显示方式。
共阴就是把abcdefg这七个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在一起并接地,他们的7个正极接到7段译码驱动电路74LS的相对应的驱动端上,此时显示数字1,那么译码驱动输出段位高电平,其他段扫描输出端为低电平。
共阳就是把abcdefg的7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到+5V的电源上,其余的7个负极接到74LS47相应的输出端上。
两种电路都需要加限流电阻,以防通电后把译码管烧坏。限流电阻的选取是5V电源电压减去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除去10mA到15mA得到的数即为限流电阻的值。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一般在1.8V到2.2V,为计算方便,选取2V。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选取在10mA到20mA,电流选小了,7段译码器不太亮,选大了工作时间长了发光二极管易烧坏。
图七 七段数码管电路
10
4 总体电路设计
4.1 各单元电路工作原理
消抖电路:它是由两个74LS00集成与非门元件构成,接在机械开关K的后面,防止开关K在打开和闭合时一些假信号流入逻辑电路。
上电复位电路:它由2.2u电容和47k电阻构成,利用电容充放电可以产生脉冲,作为清零复位用。
微分电路:它由0.01u电容和1.5k电阻构成,从电容端加入的信号经过电容电阻,在电阻端输出的信号波形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微分。
整形电路:它由与门74LS08集成与门元件构成,在信号由一端输入,起到整形的作用,0.1秒脉冲发生器电路,它由555定时器元件和外围的电阻和电容等元件构成,调节电阻或电容的数值,可以改变脉冲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计数器电路:从进位来分,有二进制、十进制计数器,在此采用8421编码方式,由74LS390构成一位输出电路。
译码器电路:是将数码转换为一定的控制信号,在此由74LS48集成元件构成,它能将10个二进制数码转换为输出端上的电平信号以控制显示器。
显示电路:由辉光数码管,荧光数码管等多种显示电路,在此采用的是共阴七段LED显示器。
4.2 电路工作原理
1. 上电时,上电复位电路1产生复位信号,经整形后,使两个计数器清零;上电复位电路2使三状态控制电路复位,电子秒表处于复位状态。
2. 当第一次按动微动开关K,经消抖电路后产生第一个单脉冲作为D触发器的时钟,使三状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Q1产生高电平,经与门后使0.1秒脉冲进入计数器计数,并译码显示出来。
3. 当第二次按动微动开关,产生第二个单脉冲使三状态控制电路输出端Q1输出低电平,Q2输出高电平,关闭与门,使计数停止。
4. 第三次按动微动开关,产生第三个单脉冲,使三状态控制电路复位,同时输
11
出端Q2输出一个高电平,经微分电路及整形,产生一个窄脉冲,使计数器归零,至此,电子秒表又进入复位状体。
5. 当按动微动开关是,电子秒表又进入计数状态。、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