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持生产现场相关通道的畅通,严禁堵塞通道。
(六)、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细则,防止刀伤、碰伤、烫伤等人身
事故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七)、开机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对转动设备,应确认
无卡死现象、安会保护设施完好、无缺相漏电等相关条件,并确认无人在设备作业,方能启动运转。启动后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
(八)、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禁止无证操作。正确使用特种
设备,开机时必须注意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故障牌。
十四、安全三级教育制度
为切实执行好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法规。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特制定本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一)、公司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安全生产方针政
策、法律、法规、安会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并经有并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二)、新入厂职工(包括学徒工、外单位调入职工、代培人员和大
专院子校实习生)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厂内调动以及脱离岗位六个月以上者应进行车间和班组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 (1)、厂级安全教育由企业负责人、安全技术部门会同要事劳资、
教育部门组织实施。教育内容为: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通用安全技术、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消防知识和劳动卫生保护防护常识,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特殊危险因素、典型事故案例、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并经考核后再分配到车间。
(2)、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教育内容为:车间
生产概况、安全卫生状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
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事项、安全设施、工具、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并经考核合格后,再发配到班组。
(3)、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教育内容:班组、岗位
的安全生产概况、本岗位的生产流程、工作台特点和注意事项、职责范围、应知应会、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预防事故及灾害的措施、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作用和使用操作方法、个人保护用品及保管方法、典型事故案例等,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