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值范围:3.5~10S 默认值:6S
3) 参数使用策略
4) 与其他参数的关联性分析
7. TREES
1) 参数现网分布
目前北京现网交换机均设置为10秒 2) 参数设置说明
? ? ? ? ?
该参数定义了最大呼叫重建等待时长 参数范围:1-30秒.
启动:收到BSC发来的CLEAR REQUEST(掉话) 停止:收到BSC发来的RE_ESTABLISHMENT REQ 超时:呼叫中止,产生B13H/B1BH的CLEAR CODE
3) 参数使用策略
目前按照系统默认值设置 4) 与其他参数的关联性分析
无
五. TCH信道保持阶段定时器分析
? 参数总表
参数中文名称 参数英文名称 北京取值 设备默认取值 T200 N200 TCH保持阶段 ARLT 建议取值 所属网元 取值范围 4?64SACCH块 步长4 单位 ms SACCH块 SACCH块 280ms 34 20 20 780 5 20 BTS BTS BTS RLT 20 20 20 BTS 4?64 步长为4
1. T200
1) 参数现网分布
包括T200F(用于FACCH信道)和T200S(SDCCH信道)。目前全网设置值为280ms 2) 参数设置说明
T200定时器(Timer200)是Um接口数据链路层LAPDm中的一个重要的定时器。又因为LAPDm有不同的信道,如SDCCH, FACCH, SACCH, 不同的信道传送速率不一样,所以
要设定不同的定时器值。T200+信道类型指的是在该信道上的T200值。T200定时器是防止数据链路层数据发送过程死锁的定时器,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就是将容易出差错的物理链路改造成顺序的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在这个数据链路两端通讯的实体采用确认重发的机制。也就是说,每发送一个消息都要对端确认收到。在不可知的情况下,如果这条消息丢失,会出现双方都等待的情况,此时系统死锁。因此,在发送一方要设立定时器,当定时器溢出,发方认为收方没有收到消息,就会重新发送。
3) 参数使用策略
对于T200策略,我们建议:
? 在最早可能的时机发起帧的必要的重传;
? 如果由于对等实体某些原因而响应延迟,在收到并处理对端的下一帧之前T200不应超
时;
? 如果T200超时,并且没有其他的帧优先发送,则应在此消息块中发送其重复帧; ? 在下一个PH-READY-TO-SEND 指示后立即启动
北京网络按照以上策略考虑统一设置成280ms. 4) 与其他参数的关联性分析
(N200+1)T200<10s,且大于RLT
2. N200
1) 参数现网分布
目前全网设置值为34 2) 参数设置说明
N200超时后的重发次数,NSN对于此参数固化于设备中,不可调。 FACCH/Full Rate: 34 times FACCH/Half Rate: 29 times 3) 参数使用策略
此参数固化不可调 4) 与其他参数的关联性分析
(N200+1)T200<10s,且大于RLT
3. ARLT
1) 参数现网分布
ARLT 20 40 64 合计
2) 参数设置说明
? ?
取值数量 24942 21 83 25046 取值百分比 99.58% 0.08% 0.33% 100.00% 此参数是与AMR相配合的参数,与RLT的意义相同。
当移动台在通信过程中话音(或数据)质量恶化到不可接受,且无法通过射频功率
控制或切换来改善时(即所谓的无线链路故障),移动台或者启动呼叫重建,或者强行拆链。由于强行拆链实际上引入一次“掉话”的过程,因此必须保证只有在通信质量确实已无法接受(通常的用户已不得不挂机)时,移动台才认为无线链路故障。为此GSM规范规定,移动台中需有一计数器S,该计数器在通话开始时被赋予一个初值,即参数--“无线链路超时”的值。若每次移动台在应该收到SACCH的时刻无法译出一个正确的SACCH消息时,S减1。反之,移动台每接收到一正确的 SACCH消息时,S加2,但S不可以超过参数无线链路超时的值。当S计到0时,移动台报告无线链路故障。 3) 参数使用策略
参数“无线链路超时”的大小会影响网络的断话率和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因此网络操作员设置适当的数值至关重要。该参数的设置与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密切相关,一般可以参考下列规则: ? ?
在业务量稀少地区(一般指边远地区),该参数建议设置在52~64之间。 在业务量较小,覆盖半径较大(一般指郊区或农村地区),该参数建议设置在36~
48之间。 ? ? ?
在业务量较大的地区(一般指城市),该参数建议设置在20~32之间。 在业务量很大的地区(通常由微小区覆盖),该参数建议设置在4~16之间。 对于存在明显盲点的小区,或发现在移动过程中断话现象严重的地区建议将此参数
适当增大。
北京业务量很大,RLT设置为20 4) 与其他参数的关联性分析
无
4. RL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