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献综述之合议制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5:47: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形态与潜在内含的好恶心里等若干个人因素不同, 针对同一法律规则都有可能存在异同的, 甚至截然相反的认知与理解。对此,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在分析个人特质个性特点对判决的影响后, 其甚至认为个人的经历的不同,生长社会环境的不同还有潜在意识、预感、直觉等众多都会产生对其判决中产生一定的倾向性, 而这些感性因素和客观因素都难以归入理性思维和科学的范畴。美国大法官霍姆斯以实用主义为指导, 说明了法律具有不确定性, 他突出强调法律的生命始终基于经验而非纯粹的逻辑推理。最后,可以制约权力,防止公权利的滥用。

笔者认为,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合议制度的基本功能有:首先,合议制度的稳步实施有利于诉讼民主化的进一步完善,其次,合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贪污腐败;然后,合议制度是多数人共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普法和提升民族智;最后,可以抑制个人对案件审理的偏见,最大化实现诉讼公平公正的价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万物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事情,只有相对的事情,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要求一个事物做到完美,只能将它尽善尽美,同理,合议制度也会有局限性,比如,首先,合议的实施必然会引起诉讼时间过长,阻碍司法效率提升;其次,冒险性比较大,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以及生长背景的不同必然会引起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在彼此个人观点上不可避免的会有异议,甚至截然不同。

四. 我国合议制度存在的问题

谢振平《论我国司法审判中的合议制度—以民事审判为中心》认为在立案和分案上,大部分立案阶段的民事案件都直接适用简易程序,只有个别的适用普通程序,操作起来造成了普通程序启动随意性。在合议庭的组成方面,成员组成比较随意很多时候临时更换,对此变更,也不会主动告诉当事人,当事人也不会在意这些问题,而且关于陪审员的出庭率也不是很高,在实践当中法院也不会愿意主动邀请参加。在合议庭审理的方面,有时会出现“一人主审其他陪衬”的局面。关于合议庭的评议,实践中,一般都不进行合议庭评议,往往根据承办人的处理意见直接在笔录上签名,再稍微困难的案件可能会增设两个人的意见,此时,合议庭的只能有可能会本架空。另外合议庭的裁判除了依据案件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外,很多时候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田萍在《论合议制》中指出,问题一是合而不审,在法治实践当中,尤其是在地方基层法院合议制度长期以来流于形式,由于司法资源的不足与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的矛盾,合议庭的组成往往是临时拼凑的不能使其发挥更大功能。问题二是审而不议,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承办人拿处理意见,其他成员很少对案件关涉的法律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与思考。问题三是议而不判,判决书时有合议庭确认之后承办人制作的,但还不可以据此直接宣判,通过逐级上报批准后方可签发。最后问题就是人民陪审员的作用的不到很好地发挥,因为陪审员没有独立的地位,陪审制度存在着严重的陪而不审的现象。

俞宝贵在《论合议制度》中认为除了上述其他学者提出的问题外,还有评议情况不公开,法官心证不公开的问题,评议情况秘密会导致合议庭评议案件往往会秘密进行,多数法院审判公开都停留在庭审公开的层面上,并且在判决书上对法官断案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少数人的意见不予公开。另外,合议庭受制于审判委员,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

综合上所述,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问题如下。第一,合议制度没有得到真正普遍的落实,简易程序居多。第二,在合议制度的成员选人上不固定,问题主要集中在陪审员方面。第三,在司法实践中,承办人往往独立发挥作用,合议只是有名无实。第四,法官心证不公开。

五. 我国合议制度改进方法的各种出发点

在法律事务界之中,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合议制度的客观现状进行归纳和剖析,更多内容涉及了具体实践中法院实行的与合议制度相关的一些具体制度,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宫澎《从现行审判机制存在的缺陷谈完善对合议制度的认识》。他指出,首先,清晰确定法院的独立审判权,其次,明确审判长及合议庭成员职责,改善并加强合议庭建设,合理规置合议庭工作程序,最后,明确划分审委会与合议庭的职责界限。

谢振平《论我国司法审判中的合议制度—以民事审判为中心》认为从两大方面着手,即从制度环境的完善还有运行机制的完善入手。其中,他指出制度环境的完善是通过理顺法院内部审判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关系,以此保障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和继续推进法官职业化改革的实现;而另一方面是通过完善合议制评议规则,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来完成的。

钱文清《试论我国合议制度的完善》中指出,合议制度的完善是通过建立符合审判规律的合议庭运行机制的措施来实现,其中包括:用独立审判理论指导合议庭审判工作实践;补充法官任选,完善法官保障制度,保障合议庭机制有效发挥;构建科学规范法院设置体系,不断改善审判委员会制度;重新区分独任庭与合议庭彼此间的界限,并引入法官助理制度以促进二者只能的发挥,完善人民法院陪审员制度;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好合议庭独立审判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人大监督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合议庭独立审判与媒体监督。

田萍在《论合议制》中提出,合议制度的完善是通过内部制度的完善和外部措施保障来共同作用形成的。内部制度完善有四点要求,保留并完善陪审员制度,协调合议庭负责制与审判长选任制的冲突,改革案件承办制度,健全评议规则。外部保障措施亦有四点要求:理顺法院内部行政管理制度与审判制度的运作,取消委员会,协调合议制与独任制的适用和认识法院独立,合议庭独立还有法官独立三方的统一。

俞宝贵在《论合议制度》中认为从五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强化以审判长为核心的合议庭集体负责制度,要优化和固化合议庭成员,全面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健全监督机制,可以通过设立多种有关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举报制度来完善。接着,完善陪审制度。然后,法官心证公开,法律依据肯定,充分陈述理由,通过阳光评议来裁决。最后,优化审委会,充分发挥合议制积极性,通过独立合议庭来实现,优化审委会制度来实现。 综上所述,解决之道有:第一,固化和优化合议庭组成成员以及人员选人制度,全面提升成员的整体综合素质。第二,明确法院的独立审判权。第三,加强权力制约监督体系和机制,包括媒体和社会大众的监督。第四,明确区分审委会和合议庭的职能,避免职能交叉和过多的干涉,确保司法独立。通过以上方法来不断完善合议制度,以保证诉讼目的公平公正的最大化实现,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五.其他国内较有成就著作及文献统计:

四川大学的教授左卫民,汤火箭,吴卫军的《合议制度研究-兼论合议庭独立审判》是他们在研究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九五’青年项目”的相

关理论研究成果, 2001年出版成专著,这项研究成果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致好评认可。是从合议制度的历史考察角度出发,细致的说明了合议制度的基本类型、基本特征、其运行的基本机制、对合议制度的评价还有与独任制度的比较。此项研究成果对中国的合议制度做了深入系统地地研究,论证角度有:合议制度在中国合议制度现状之成因与利弊分析、中国的实践与中国合议制度之改革。

在理论研究界天津大学教授张雪纯以决策理论为视角对合议制度的展开研究,视角新颖,其相关学术成果主要有《合议制度与独任制度优势比较-基于决策理论的分析》。其认为,如果将裁判过程看做是一个发现问题,确立目标,收集信息,建构决定已选择方向的决策过程就必须要符合决策行为的一般规律,通过从决策理论来看,分析合议制度与独任制度的不同优势,并以此更大限度的发现其各自功能。

专著类,外国文献约一百部,中文文献约一百部,合计两百部左右。期刊类,共计约三百篇。学术论文,共计约三百篇。其他文献约两百篇。

参考文献:

1.俞宝贵在《论合议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0年 2.《略论古代合议制度》 谢绍静 [J] 《法学研究》 2009年

3.谢振平《论我国司法审判制度中的合议制度—以民事审判为中心》 [D] 山东大学 2009年

4.张雪纯《合议制与独任制优势比较—基于决策理论的分析》 [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9年

5.廖永安,李世锋《我国民事合议制度之运行现状—以一个欠发达地区基层法院的民事审判为对象》[J]《社会科学》2008年

6.孔杉杉《对我国合议制度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 7.汤火箭《合议制度基本功能评析》[J]《河北法学》 2005年 8.田萍 《论合议制》[D]西南政法大学 2005年

9.宫澎《从现行审判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谈完善对合议制度的认识》[J] 《河北法学》2005年

10.钱文清《试论我国合议制度的完善》[D] 兰州大学 2003年

11.左卫民. 汤火箭 《合议制度基本特征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年

12.《礼记·王制》[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13.张永泉 《论合议庭制度》[J]《法律科学》2001年

14.左卫民,汤火箭,吴卫军《合议制度研究—兼论合议庭独立审判》[M]法律出版社 2001年

15.江必新《论合议庭职能的强化》[J]《法律适用》, 2000年

16.陈瑞华《司法权的—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 [J] 《法学研究》 2000年

17.江伟 《民事诉讼法学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18.日本 谷口安平 《程序的正义与诉讼》 [M] 王亚新, 刘荣军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19.刘全德《西方法律思想史》 [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 20.巩富文 《中国古代法官会审制度》 [J]《史学月刊》 1992年

搜索更多关于: 文献综述之合议制度 的文档
文献综述之合议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iuws2x7a05v45r563j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