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16:29: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音、辨识字形作准备。

2、想一想,作者通过文章告诉我什么观点,(中心论点,)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帮助我们判断:通过论述,作者告诉我什么事情,应该怎样,而不应该怎样.是什么,而不是什么。 3、按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类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知道文章的大致结构,即:大致哪几段属于提出是什么,哪几段论述为什么,哪几段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对文章的结构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以学习第二自然段为例子 二、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通过朗读,你认为哥白尼之所以后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离不开什么?(好奇、好问)

2、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他的好奇、好问的? (小时侯就非常喜欢问;经常缠着;问这问那;省略号) (经常:说明他的好奇和好问不是偶然一次;缠着:说明哥白尼有韧劲,问问题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同学们,这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3、 指导朗读(特别要对问句的朗读进行指导) 4、 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5、 出示句子:“‘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6、 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 文体也还是比较重要的,毕竟语文有其工具性。学生在自学,读课文中,找出文章的观点,同时给文章分段。应该说这篇文章的脉络是非常清晰的。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文章的中心观点: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分段也是很简单的。

第一个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导学生抓住“经常”和“缠着”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欢问。“这对哥白尼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吗?”与下文的“不懈追求”联系起来。“这些问题呢?”读一读这些问题,通过对哥白尼事迹的简介(《天体运行论》、“日心说”),让学生把握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与他成就的联系。

我们现在要不要多问呢?问谁呢?怎样问呢?自然过渡到对3、4两段的学习中去。(要学会发现问题,随时随地提出问题,拜能者为师。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二个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心中的疑团。最终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最后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观点上来,让学生将学与问结合起来,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三、课外延伸:

下面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活学活用的能力:

出示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一块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假如你是这位智者,你会怎样来说服这位只知“学”的老二呢!

友情提醒:不仅可以用书上原文、原故事来说服“老二”,还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来说服“老二”。 1、读名人名言。

2、读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 四、板书 哥白尼 勤学好问

23、学与问 学习的主人 沈括 观察思考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ivuy8fo6j1xep036fj71ujtp7zqyg019jt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