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
地 理 2019.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4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D 2 B 3 D 4 D 5 C 6 A 7 B 8 A 9 C 10 C 第Ⅱ卷 (综合题 共56分)
36.(36分) (1)(10分)
河流多为内流河、时令河;河流短小。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水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2)(10分)
气候特征:该地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温和);年降水量少。
气候成因:该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有高大山地阻挡,水汽难以到达;地势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3)(8分)
该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质积累;碱性土壤,适宜枸杞生长需求;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环境质量好。 (4)(8分)
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增加当地政府税收、回笼货币;旅游业的不稳定,可能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 40.
(2)(10分)
年龄结构特点:劳动人口(或青壮年人口)占主体;少年儿童比重较高;老年人口比重
- 17 -
较低。
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41.
(2)(10分)
以桑、蚕、鱼为生产对象的混合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良性互动,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环境;合理的农事安排,减少了农闲时间;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收入更稳定。
- 18 -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2019.0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2 A 21 C 13 B 22 B 14 C 23 D 15 B 16 D
17 C 18 B 19 A 20 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37.(36分)
(1)都认为竞争有好坏之分;都认为不同性质的竞争对社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都重视组织竞赛活动营造好的竞争氛围(都有体育或技能的竞赛);都认为竞赛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道德教化功能。(8分)
(2)变化:由奉行重商主义政策到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策。(2分) 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品竞争力增强;(2分)英国需要为国内的工业品寻找广阔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2分)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自由贸易;(2分)19世纪中期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2分) (6分,答出3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2分)西方各国减少关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2分)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2分)(4分,答出2点即可)
(3)①观点:梁启超将竞争分为国家竞争和国民竞争,国家竞争强调君主的主体地位,国民竞争强调国民的主体地位。经济领域的竞争比其他领域更重要。(4分)
评价:梁认识到国民竞争和经济竞争的重要意义,是正确的;(1分)对于国家间竞争认识不全面。(1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 19 -
②本题按照思维水平层次赋分:
水平四:观点正确;论点明确,能够从三个以上角度,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紧密,没有史实错误;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9-10分)
水平三:观点正确;论点明确,能够从两个角度,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比较充分或者较准确;史论结合较紧密;逻辑较清晰;语言表达较准确。(6-8分)
水平二:观点正确;论点明确,仅从一个角度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紧密,没有史实错误;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
观点正确;论点不够明确,能够从两个以上角度进行论述,但论述层次单一,史实不充分或不准确;史论结合不紧密;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4-5分)
水平一:观点正确,简单论述,没有逻辑,或只罗列史实,语言表达不准确。(0-3分) 40.(8分)
(1)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2分)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和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国家登上世界舞台。(2分)
挑战:第三世界国家面临反对霸权主义,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任务。(2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和劣势的地位,面临机遇和挑战。(2分) 41.(8分)
(1)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繁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分)广州成为对外贸易(或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2分)传播了儒家思想文化,吸收了外来人才,兼顾了外商文化和习俗的差异,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2分)加强对外商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宋的中央权威,彰显了国家主权意识。(2分)
- 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