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庭院管道23公里,天然气入户安装4000户(其中:主要完成新农苑二期中压管道3公里,庭院管网4公里;煤电煤化工小区中压管道2公里,庭院管网4公里;公务员小区中压管道4公里,庭院管网5公里;阳光丽景小区中压管道0.5公里,庭院管网2公里;天悦丽景小区中压管道2公里,庭院管网1.5公里;古城明珠二期中压管道1公里,庭院管网1.5公里;现代花园小区中压管道0.5公里,庭院管网3公里;假日花园小区中压管道2公里,庭院管网2公里)。计划于4月15日前完成招投标工作,于4月20日开工建设,于10月份全面竣工。
(三)供排水工程建设。
1、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总概算642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补助资金342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000万元;建设规模为近期污水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日;主要建设内容为新铺设排水总管道14.7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污水处理厂的配套设施土建工程已于2010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40万元,主要完成了办公楼、维修间和锅炉房等配套设施的基础工程,以及架设了高压线路、打水井1眼、修建围墙200米等工程。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主要完成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施土建工程和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工程。现已进入招投标阶段,计划于3月上旬完成招投标工作,于4月15日开工建设,全部工程于10月20日竣工。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实现对污水的处理再利用,对节约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县城供水二期工程。投资总概算为4557.21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补助资金320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353万元;建设规模为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日;主要建设内容:新建5000立方米清水池1座,打水井9眼,铺设供水管道42.57公里,以及新建、改造加压机泵房等。县城供水二期工程已于2009年7月份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600万元,铺设供水管道12.7公里。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1200万元,主要新建5000立方米清水池1座,打水井4眼,铺设供水管道7.52公里。现已进入招投标阶段,计划于3月7日开标,于4月15日开工建设,于10月
5
20日竣工。
3、县城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工程。投资总概算12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中央预算内资金,主要建设内容为铺设排水管道19.17公里。工程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300万元,铺设排水管道4.8公里。2011年计划投资900万元,铺设排水管道12.37公里。计划于4月15日开工建设,于10月20日竣工。
4、县城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工程投资总概算1350万元。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135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中央预算内资金,主要铺设米东路、环二路等13条道路排水管道31.5公里。目前,已进入地质勘查和图纸设计阶段,计划于3月30日完成招投标工作,于4月15日开工建设,于10月20日竣工。
(四)道路建设。2011年,计划修建主次道路12条,构筑以东、南、西、北等全方位衔接有序、融会贯通的环状道路格局,并加快实施城市内部道路外延工程。道路总长度65.4公里,预计总投资29862万元。其中:交通局拟建西外环、西六路、南一路等道路11条,总长度44.2公里,投资22100万元;建设局拟新建1条城市次干道和2条非机动车道及1条巷道工程,道路总长度21.2公里,投资2450万元。另外,续建道路3条,分别为天山南路、昌吉东路和北外环路,投资5312万元,续建项目资金已落实。这些道路的建设对完善城区道路框架体系,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县域经济承载力,实施城市“南移”战略和“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区”战略,加快工业新城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障措施:一是坚持“项目支撑,适度举债,多元融资”的筹资模式,以项目为依托,以城投公司为融资平台,挖掘城市资源,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实现在逆境中的超前发展。2011年,主要通过交通局项目完成城区主要道路建设,同时将通过农发行贷款近3个亿,主要用于新城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克服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二是层层签订综合目标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量化工作任务,采取风险抵押金制度,奖优罚劣,
6
充分调动了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动性。三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建立每周一汇报,每月一小结、季度一讲评、半年一考核制度。有关部门结合全年工作任务目标,制定半年(季度、月、周)工作计划,随时对各项工作做系统分析,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四是统筹兼顾,扎实苦干,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坚持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目标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重点工作、行风建设与效能建设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在城市建设各项工程最紧张的阶段,采取“5+2”和“白+黑”工作机制,县领导现场办公、坐镇指挥,充分利用建设施工的黄金时段,抢时间、促进度、抓落实、保质量,确保城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三、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工作情况
2005年,奇台县人民政府已批准《加快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奇政办[2005]82号),对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客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即由政府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对某项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由市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代表政府授予《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许可证》,严格按照《加快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执行。近年来,我县在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有序开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市政公用事业市场经营,培育有序竞争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体系,走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经营的路子。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方式,实行“外引内联”,将供气、沿街广告牌和部分供热经营权等经营性项目向社会开放,吸纳社会多元投资,打破了城市建设资金缺乏的瓶颈。2006年,引进巨浪燃气公司投资4800万元实施了天然气入户工程。同时,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非经营性设施日常养护、城市公共场所保洁等逐步推向市场。2006年以来,我县将部分重点道路绿化养护面向社会选择承包经营单位或个人,今年通过城投公司下设成立了奇台县金域市政服务有限公司和新景绿化服务有限公司,实现管养分离、管
7
建分离。
四、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示范推进活动”工作
2010年,我县以自治州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为契机,按照“以镇带村、城乡互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小村并大村,集中建设打造中心村镇(乡)的工作思路,把半截沟镇、老奇台镇、东湾镇3个中心镇和西北湾乡菜园子村、西地镇东地村等20个中心村确定为2010年村镇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村镇,以中心村镇(乡)农民新居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整治农村“六乱”为突破口,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县财政安排1500万元作为建设补助资金,同时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投资投劳,先后投入5个多亿元用于农民新居、巷道硬化、居民点绿化美化亮化、改水改厕,公益设施建设等,3个重点镇和20个重点村共投入建设资金4.083亿元,其中:新建砂石路124公里、柏油路29公里,围墙399公里,安装道路巷道标志牌96个、路灯1030盏(其中节能型路灯898盏),绿化村庄面积1615亩,绿化庭院138亩,新建文化活动中心及体育场所10个,建设农民住宅小区10个共3270户,村镇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2011年,紧紧围绕把奇台建设成为乌昌东部区域中心城市这一目标,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要求。县委、政府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轴、两翼、多组团”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即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带动古城乡、西北湾乡城镇化建设,以东湾镇、大泉塔塔尔族乡和三个庄子乡东西两个出口中心乡镇为主,着力建设商贸重镇。把碧流河乡建成工业强镇,把吉布库镇建成商贸重点,把半截沟镇、西地镇建成旅游大镇,把老奇台镇建成文化名镇,将15个乡镇规划打造成8个各具特色的中心乡镇。按照这一思路,我县及时研究制定了《奇台县率先实现新型城镇化实施意见》和《2011年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示范推进活动实施方案》、《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安排》,明确了发展目标,确定了2011年具体任务,并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