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D?4*V42?1.4419m ?*u4.取第三组板间距 500mm
?L42??Lw1?2??V???42??Vw u?0.9*K*KS*umax?0.9975m/s D?4V42?1.4044m?uHT 波津法 1 2 3 综上两种方法,精馏段取板间距为450mm, 塔径为1600mm时,最佳。
综上精馏段、提馏段比较,两段塔径一样。故取塔径为1600mm, 板间距为450mm,即 D = 1600mm HT = 450mm。
m 0.45 0.50 0.60 表5-6 波津法数据表 D D圆整 m 1.4419 1.4044 1.3418 m 1.6 1.6 1.6 HTDD m3 umax?0.055gHT?1.4228m/s1.152 1.280 1.176 5.2 塔板的设计
5.2.1 溢流装置的设计
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表1-3,由塔径和液体流率选择单溢流
图5 - 1单溢流流型简图
5.2.2 溢流堰的尺寸设计
(1)堰长
2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对于常用的弓形降液管,单溢流,堰长 lw = 0.7 D = 1.12m 取标准堰长1171mm (2)堰高
该塔为常压塔,根据经验数值取 hw = 50mm = 0.05m (3)堰上液层高度
因为精馏段L12?15.8317m3/hr 提馏段L42?38.7897m3/hr lw =1.171 hl = hw + how
L12L42?10.67??26.19702.52.5lwlw
lwl?0.731?9w?0.7319DD所以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图1-9中查得: 液流收缩系数取
E1 =1.02 E2=1.03
精馏段堰上液层高度
2.84how1?*E1*[L12/lw]2/3?0.0164m
1000提馏段堰上液层高度
2.84 *E2*[L42/lw]2/3?0.0302m how2?1000
hl1?hw?how1?66.4mmhl2?hw?how2?80.2mm
(4)溢流堰的型式 堰上液层高度大于6mm 采用平口堰
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5.2.3 受液盘的设计
由于直径较小 采用凹型受液盘 由于塔径D >1400mm
故在受液盘上开两个?10的泪孔
图5-2 凹型受液盘式塔板结果示意图
5.2.4 降液管的设计
(1)弓形降液管宽度及截面积 已知:
lw?0.7319 DD?1.6m
查弓形函数表
Wd?0.1593 D所以Wd?255mmAd?0.1026AT所以Ad?0.2063(2)液流降液管内停留时间
(精馏段)?1?HT*Ad/L12?21.10s?3~5s
3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提馏段)?2?HT*Ad/L42?8.60s?3~5s (3)降液管底隙高度
由于选择凹形受液盘,故不设进口堰,所以降液管底隙高度为受液盘深度hb?50mm
5.3 塔板布置
因为塔径为1600mm,大于800mm,故采用分块式塔板 分块式塔板由两块弓形板、一块通道板和零个矩形板构成
图5-3 分块式塔板示意图
5.3.1 浮阀的阀型
采用F1 型重阀,阀径为48mm, 阀孔径为39mm.,5 高mm程, 阀质量33g
5.3.2 浮阀排列
采用叉排,按等腰三角形排列,底边75mm, 高65mm
图5-4 浮阀排列示意图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