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平台施工缝处必须加马凳。
4、楼梯钢筋验收工作随同所在流水分区的顶板钢筋验收一块进行。 5、楼梯板筋要预留,预留要准确。 5.6.6其他需预留钢筋绑扎:
1、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过程中需要预留钢筋,预留钢筋必须满足锚固长度要求。
2、在施工预留钢筋部分时,必须将钢筋调直、理顺,将表面锈渍除净。 3、钢筋与混凝土连接处,必须进行凿毛处理,保证此处混凝土连接密实。 5.7钢筋接头的技术要求:
1、当弯锚时,有些部位的锚固长度为≥0.4lae+15d,各类构件见03101-1标准构造详图。
2、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小于250mm。及图纸设计要求。 3、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为最小锚固长度乘以钢筋搭接长度的修正系数。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
纵向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 ζ 2钢筋接头构造要求: 1)钢筋接头位置规定:
基础底板及地梁:上铁在支座1/3范围内连接、下铁在跨中1/3范围内连接。
各楼层板及框架梁:上铁在跨中1/3范围内连接、下铁在支座1/3范围内连接。
第40页 共55页
≤25 1.2 50 1.4 100 1.6 2)接头面积百分率规定:
对于绑扎搭接,在1.3倍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柱类构件不大于50%,对墙、板、梁类构件不大于25%。
对于直螺纹连接,Ⅱ级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50%。Ⅰ级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受限制,但在框架的梁端、柱端钢筋加密区应选用Ⅰ级接头,且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50%。
3)钢筋搭接连接接头构造规定: (1)钢筋搭接连接示意图:
钢筋绑扎扎扣位置,中间扎扣位于搭接长度中点50钢筋搭接长度50 (2)钢筋绑扎连接时,钢筋搭接部位必须如上图所示位置绑上三道扎扣,两端两道扎扣距搭接端部50mm,中间一道扎扣位于正中间。 (3)钢筋搭接范围内钢筋应扎牢,紧密贴在一块,不分叉。
(4)柱主筋如采用搭接,搭接范围内箍筋加密,加密间距不得大于100mm或5倍柱主筋直径。
(5)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搭接范围内应有三道水平筋通过。
六、钢筋质量要求
6.1施工技术要求:
6.1.1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坚持没有技术交底不施工的原则。
6.1.2施工前专业工长要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交底记录和双方签字,
第41页 共55页
交底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6.1.3坚持三检制,二级三检制。即作业员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部自检、互检、专检制,填好各项检查记录。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
6.1.4坚持奖罚制度,严格按照《施工条例》执行。 6.2施工中应注意事项及控制措施
6.2.1严格实行钢筋配料单审核和挂牌制度。施工队编制配料单,专业工长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加工成型,合格品、不合格品必须分类码放,并挂牌标识。
6.2.2严格施行弹线绑扎制度:板筋绑扎前,必须先弹好位置线,检查无误后再进行绑扎。
6.2.3钢筋绑扎采用22#火烧丝,各种绑扣使用如下: 1、兜扣—使用于板筋和箍筋绑扎。 2、缠扣—使用于墙体钢筋绑扎。 3、套扣—适用于梁的架立筋和箍筋绑扎。
6.2.4严格控制四个50mm(箍筋定位、水平筋起步、柱边竖筋起步、顶板分布筋起步)。 6.3 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 部位 底板 顶面 基础梁 底面(有垫层) 35 50 各层楼板 各层梁 15 25 保护层厚度(mm) 底面(有垫层) 50 部位 各层柱 保护层厚度(mm) 30 第42页 共55页
顶面 地下室外墙 外侧(迎水面) 内侧 35 50 20 各层墙体 15 备注:1、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除符合表中的规定外,且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2、直螺纹接头的保护层厚度应满足本表。 3、直螺纹接头的横向净距不小于25mm。 6.4钢筋保护层厚施工具体措施:
3.4.1保证基础底板保护层厚度的具体措施: 1、绑扎板筋前,应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出钢筋线;
2、基础底板下铁钢筋保护层采用50mm厚石材以800mm间距梅花形分布来控制下铁钢筋保护层厚度;
3、基础底板上铁钢筋保护层采用钢筋马凳控制,与受力筋垂直,马凳间距为1m。马凳加工及布置详图如下:
马凳加工详图:
1200800200200≧Ф水平筋斜支撑Ф14横向钢筋Ф14300 1)h为马凳高度:h = 板厚-30mm-下铁下排钢筋直径-上铁钢筋直径之和。2)马凳加工原材:马凳一律采用钢筋后台下料后剩余的短料加工。
第43页 共55页
h14焊缝饱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