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6:42: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

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

(一)可变现净值的基本特征

(二)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考虑的因素

(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四)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处理

(五)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会计》科目第三章存货第三节期末存货的计量的内容。

【知识点】: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 (一)存货估计售价的确定 (二)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 (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但是,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则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四)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处理

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

电话:400-600-8011 网址:cpa.gaodun.cn 公众微信号:gaoduncpa

1

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提示】当存货可变现净值小于存货成本时,“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存货成本-存货可变现净值。

(五)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对已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实际上是按已售产成品或商品的账面价值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企业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结转成本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转出的存货,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 【内容导航】:

(一)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会计》科目第三章存货第三节期末存货的计量的内容。

【知识点】: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

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一)属于收发计量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

电话:400-600-8011 网址:cpa.gaodun.cn 公众微信号:gaoduncpa

2

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

(二)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因非正常原因导致的存货盘亏或毁损,按规定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当予以转出。

【提示】自然灾害造成外购存货的毁损,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需要转出。

电话:400-600-8011 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

cpa.gaodun.cn 公众微信号:gaoduncpa

3

网址:

搜索更多关于: 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 的文档
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j3vk6dc8m0n19b8i5g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