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物理适应性考试试卷解析版(全网唯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7:12: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9.下表是研究物体所受重力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得到的数据:

试验次数 质量m/kg 重力G/N 1 2 3 0.1 0.2 0.3 1 2 3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2)根据图象,得出结论是________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30.质量为45kg的小雯骑着自行车上学,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行驶时轮胎和地面总接触面积为2×10-2m2(g=10N/kg)求:

(1)自行车所受重力大小;

(2)小要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

(3)若轮胎能承受最大压强为1.2×105Pa,小雯骑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自行车后座上最多能承载物重为多少牛? 【参考答案】

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8分,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解答】A、磁感线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实际上并不存在,A不符合题意;

B、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B符合题意; C、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不符合题意; 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发电机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2.D

【解析】【分析】A、因为高压带电体上是高压,人体靠近时可能会发生高压触电事故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B、因为湿抹布是导体,当用湿抹布接触带电体时,可能会使电源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通路,所以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C、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插头插在同一插线板上,会使干路电路过大,容易引起火灾,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D、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D. 3.A

【解析】当将B环靠近A时,由于越靠近A物体,其磁场就越强,磁感线就越密,所以在靠近过程中B环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在该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由于发生了超导,即没有电阻,所以此时B环中的电流不会变小;同时据焦耳定律能看出,由于没有电阻,所以在B环上不会产生电热,故据分析能看出A选项是正确的.故选A.

思路【分析】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该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所以据电磁感应的理解,结合超导、焦耳定律分析即可判断

10

试题【点评】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并能结合超导和焦耳定律进行分析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4.A

【解析】【解答】两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灯泡L1的电流,开关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故A正确.

【分析】根据电流流向法,先判断出电路的串并联特点,再确定电流表的测量对象. 5.B

【解析】【解答】雪花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A不符合题意;桂花香飘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B符合题意;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是蝴蝶的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是烟花的机械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分子热运动是肉眼看不见分子的运动。分子热运动,即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6.D 【解析】

【分析】已知推力的大小和前进的距离,根据公式W=FS可求小朋友做的功. 【解答】推箱子的小朋友做功为W=FS=50N×10m=500J.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关键是要理解影响做功的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7.D

【解析】【解答】AB、同一个密度计放在乙、丙液体中都漂浮,

,密度计在

乙、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则AB错误;CD、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选D.

【分析】从图可知,密度计放在甲、乙液体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从而可以判断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来判断A、B是否符合题意.从图可以得出密度计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来判断C、D是否符合题意. 8.C

11

,又,浮力相等,则,因此C错误,D正确.故

【解析】【解答】解:(1)由题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随着浮冰的熔化,浮冰的重力减小,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因为F浮=G总,所以浮冰和北极熊受到的浮力减小;而F浮=ρ水V排g,所以浮冰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故AB错、C正确;(2)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大小相等、大小不变,故D错. 故选C.

【分析】(1)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随着浮冰的熔化,浮冰的重力减小,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根据漂浮条件得出受到的浮力减小,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2)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9.A

【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1000m的成绩在200s左右.故B符合实际; C、实心球的质量在2kg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掷实心球的成绩在10﹣15m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A.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10.B

【解析】【解答】解: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过程中,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物体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并且像距离凸透镜越来越远.

因此要使此时的像减小,就要使凸透镜逐渐的远离树木,即照相机远离树木,故应向后退几步. 故选B.

【分析】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说明此时的像太大,因此要采取措施使凸透镜成的像减小,由此入手解决此题. 11.C

【解析】【解答】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A不符合题意;

B、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而不是红外线,B不符合题意;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色散现象,C符合题意;

D、平静水面上拱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12

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物理适应性考试试卷解析版(全网唯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j7fb1vn451qw0b8cvba7dd7d92whi01aon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