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训成果
程,为了正确处理人与物、主体与辅助、工艺与设备、专业与协作、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使用与维修以及它们在空间布置、时间排列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拟建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在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一份能切实指导该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科学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物资准备
(1) 建筑材料的准备。建筑材料的准备主要是根据施工预算进行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名称、规格、使用时矿 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出材料需要量计划,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的面积和组织运输等提供依据;
(2) 构(配)件、制品的加工准备。根据施工预算提供的构(配)件、制品的名称、规格、质量和消耗量,确定加工方案和供应渠道以及进场后的储存地点和方式,编制出其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3) 建筑安装机具的准备。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小 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和方式,编制建筑安装机具的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4) 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按照拟建工程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的布置图一提出工艺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能力和需要量,确定分期分批进场时间和保管方式,编制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 2.5 物资准备工作的程序
物资准备工作的程序是搞好物资准备的重要手段。通常按如下程序进行: (1) 根据施工预算、分部 (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拟定国拨材料、统配材料、地方材料、构 (配)件及制品、施工机具和工艺设备等物资的需要量计划;
(2) 根据各种物资需薷量计划,组织货源,确定加工、供应地点和供应方式,签订物资供应合同;
(3) 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和合同,拟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
(4) 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组织物资按计划时间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或堆放。 2.6 劳动组织准备
5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训成果
(1).建立拟建工程项目的领导机构
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应遵循以下的原则:根据拟建工程项目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确定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领导机构人选和名额;坚持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相结合;把有施工经验、有创新精神、有工作效率的人选入领导机构;认真执行因事设职、因职选人的原则。 (2).建立精干的施工队组
施工队组的建立要认真考虑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技工、普工的比例要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符合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要求,确定建立施工队组 (是专业施工队组,或是混合施工队组,要坚持合理、精干的原则;同时制定出该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3).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工地的领导机构确定之后,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同时要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的生活。 (4).向施工队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目的是把拟建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等要求,详尽地向施工队组和工人讲解交待。这是落实计划和技术责任制的好办法。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时间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及时进行,以保证工程严格地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内容有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月(旬)作业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尤其是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实施方案和保证措施;图纸会审中所确定的有关部位的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事项。交底工作应该按照管理系统逐级进行,由上而下直到工人队组。交底的方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现场示范形式等。
队组、工人接受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后,要组织其成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弄清关键部位、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操作要领。必要时应该进行示范,并明确任务及做好分工协作,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保证措施。
6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训成果
(5).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构件、配件、制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技术责任制度;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职工考勤、考核制度;工地及班组经济核算制度;材料出入库制度;安全操作制度;机具使用保养制度。 2.7 施工现场准备
(1).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测量
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及给定的永久性经纬座标控制网和水准控制基桩,进行厂区施工测量,设置厂区的永久性经纬座标桩,水准基桩和建立厂区工程测量控制网。
(2).搞好\三通一平\三通一平\是指路通、水通、电通和平整场地。 (3).做好施工现场的补充勘探
对施工现场做补充勘探是为了进一步寻找枯井、防空洞、古墓、地下管道、暗沟和枯树根等隐蔽物,以便及时拟定处理隐蔽物的方案,并进行实施。为基础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4).建造临时设施
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建造临时设施,为正式开工准备好生产、办公、生活、居住和储存等临时用房。 (5).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按照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将施工机具安置在规定的地点或仓库。对于固定的机具要进行就位、搭棚、接电源、保养和调试等工作。对所有施工机具都必须在开工之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6).做好建筑构 (配)件、制品和材料的储存和堆放按照建筑材料、构 (配)件和制品的需要量计划组织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规定的地点和指定的方式进行储存和堆放。
(7).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 (8).做好冬雨季施工安排 (9).设置消防、保安设施 2.8 施工的场外准备
7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训成果
(1).材料的加工和订货
建筑材料、构 (配)件和建筑制品大部分均必须外购,工艺设备更是如此。这样如何与加工部)、生产单位联系,签订供货合同,搞好及时秩应,对于施工企业的正常生产是非常重要;对于协作项目也是这样,除了要签订议定书之外,还必须做大量的有关方面的工作。 (2).做好分包工作和签订分包合同
由于施工单位本身的力量所限,有些专业工程的施工、安装和运输等均需要向外单位委托。根据工程量、完成日期。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等内容,与其他单位签订分包合同、保证按时实施。 (3).向上级提交开工申请报告
当材料的加工和订货及做好分包工作和签订分包合同等施工场外的准备工作后,应该及时地填写开工申请报告,并上报上级批准。 (4)、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为了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加强对其检查和监督,必须根据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时间和人员,编制出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综上所述,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不是分离的、孤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相互配合的。为了提高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加快施工准备工作的速度,必须加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施工准备工作的责任制度和检查制度,使施工准备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和分期分批地进行,贯穿施工全过程的始终。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