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案
NB-IoT与eMTC差异全解析
们
NB-IoT和eMTC同属于蜂窝物联网,也同时具备了蜂窝物联网的“3C”特征:
?Coverage 增强覆盖
?Consumption 低功耗
?Cost 低成本
为了满足“3C”目标,NB-IoT和eMTC的实现方式也有不同之处,具体如下: 一
NB-IoT和eMTC的关键技术对比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增强覆盖
NB-IoT的覆盖目标是MCL 164dB,其覆盖增强主要通过提升上行功率谱密度和重复发送来实现。
eMTC的覆盖目标是MCL 155.7dB,其功率谱密度与LTE相同,覆盖增强主要是通过重复发送和跳频来实现。
MCL,(Maximum Coupling Loss,最大耦合损耗),指从基站天线端口到终端天线端口的路径损耗。从覆盖目标看,eMTC比NB-IoT低8dB左右。
重复发送如何增强覆盖?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重复发送就是在多个子帧传送一个传输块。Repetition Gain=10log Repetition Times,也就是说重传2次,就可以提升3dB啊。NB-IoT最大可支持下行2048次重传,上行128次重传。
NB-IoT和eMTC均采用了重复发送的方式来增强覆盖。
提升上行功率谱密度如何增强覆盖?
上下行控制信息与业务信息在更窄的LTE带宽中发送,相同发射功率下的PSD(Power Spectrum Density)增益更大,降低接收方的解调要求。
在下行方向,若NB-IoT采用独立部署模式,下行发射功率可独立配置,其功率谱密度与GSM相同,但比LTE FDD功率谱密度高14dB左右。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在上行方向,由于NB-IoT最小调度带宽为3.75K或15K,上行功率谱密度最大增强17dB,考虑GSM终端发射功率最大可以到33dBm,NB-IoT发射功率最大23dBm,所以实际NB-IoT终端比GSM终端功率谱密度最高可达7dB左右。
eMTC与LTE共享发射功率和系统带宽,在功率谱密度上无增强,主要通过重复发送和跳频实现覆盖增强。
对于NB-IoT,值得一提的是:
?在下行方向,只有独立部署的功率可独立配置,带内和保护带部署模式的功率均受限于LTE的功率,因此,在带内和保护带部署模式下,NB-IoT需要更多重传次数才能达到与独立部署模式下相当的覆盖水平。
?在上行方向,三种模式基本没区别。
低功耗
在低功耗上,NB-IoT和eMTC采用相同的技术,包括:PSM、eDRX和延长周期定时器。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①PSM(power saving mode,省电模式)
手机需要时刻待命,不然有人打电话给你找不到怎么办?但这意味着手机需不时监听网络,这是要耗电的。
但物联网终端不同于手机,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每天甚至每周就上报一两条消息后,在idle态停留一段时间后便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不用监听空口消息。
PSM就是让物联网终端发完数据就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类似于关机,不进行任何通信活动。
精彩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