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等特定元素的视觉化想象 — 鸭子
▲ 课题内容:以鸭子为设计元素,开发对鸭子功能性设计的想象 ▲ 课题时间:四课时 ▲ 教学方式:
1. 以鸭子的造型特征、特性、色彩、羽毛、可食性为 基点,进行思维想象。首先分析
上述基点,造型特 征:圆、满、上曲线、外形富态;特性:浮力强、 叫声有音乐感、爱洁净、稳健、行动具有节奏;羽 毛的功能:轻、柔和、温暖;羽毛的色彩:洁白, 象征单纯;食用性:可烤,可烧,美味佳肴。
2. 传统的工艺美术善于把各种动物作为装饰品。鸭子性情温和,摇摆节奏惹人喜爱,
常被作为吉祥物广 泛采用。本作业除了将其作为欣赏物进行联想,更 注重对其功能性开发的想象,使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一致得到体现。
▲ 教学要求: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视觉化的训练。
作业量及尺寸:在3张A4纸上画出12个鸭子创意图形。
▲ 训练目的:
采用大家熟知的对象,启发学生,全方位地寻找设计切入点,拓宽思路,考虑问题全面,充分挖掘题材。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平面装饰品设计,引导到实际功能设计上来,使学生树立一种利用设计拓展市场,产生更大经济效益的思想。
手等特定元素的视觉化想象 — 鞋子
▲ 课题内容:鞋子的想象 ▲ 课题时间:四课时 ▲ 教学方式:
启发式引导。议点:鞋子的功能/鞋子的类别及特性/鞋子的象征意义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举例。例如,牛皮工作鞋与芭蕾舞鞋的区别:造型不同、功能不同,使学生在创意时条理清晰。再举例,男鞋与女鞋的主要区别,高帮鞋与便鞋的不同。
▲ 教学要求:作业量及尺寸:每位同学在A4纸上完成10-20个创意图形。 ▲ 训练目的:
抓住与人密切联系的物进行刻划易于深入。例举富有代表性的鞋子,便于学生思路条理清晰。以鞋子进行象形、象物、象意、象音的创作,引用对比、夸张、含蓄、幽默等手法,使学生学会对任何物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恰如其分地表现。
▲ 作业评价:
从服装角度来说,任何东西都没有象鞋子那样对人显得重要,因为它是人体最能直接感受到的服饰。人常说:“服装是穿给人看的,而穿鞋子是自己感受的。”,因此设计时,大家肯定非常富有感觉、富有感情,具有亲身体验的过程,这可引发出学生超乎寻常的设计思维灵感。如陈莹同学在四课时的时间内作了大量的发挥,从高帮牛皮鞋的功能,造型特征,材料特性出发,达到了充分的表现力度。如:“象长颈鹿般的高帮”,“象马口铁一样的坚固”,“手一般的柔和”等等,作业“芭蕾舞鞋”也以形象化的比喻,表现了此鞋的个性特征,其视觉图形与芭蕾具有同样的美感。
正负形
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
面对德国设计师德雷维斯基·雷克斯(Drewinski Lex)先生所作的爱情剧《安托尼和克雷欧佩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招贴图形时,我被设计师那种妙用平面空间的艺术手法所感染。在女性和蛇之间用其正负形,一线两用,将女性温柔的特性以及基督文化中蛇与女性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享受着艺术营造的美妙的文化空间。当我们注意白色的女性体态时,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柔美的女性形象,其分界线显然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当我们注意红色线条时,一条美女蛇在平面空间中游动,其线形的变化随着视觉的移动而变换着形状。按照”相互统一、相互排斥“的这一物理学原理,正负线形成了各不相让的局面。正是由于这种抗衡、这种矛盾而显示出艺术化同形的特殊魅力和视觉上的满足与快感。 正负形在我们生活中常被采用,如: 儿童的智力填充游戏,在我国道教文化中广为传播的太极图形。设计师们利用这种形式,让我们,让我们的孩子们了解如何感受共享空间的存在,以及它们的美妙之处。
中外传统的艺术也常常被我们所运用,如: 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埃舍尔(Escher)先生的“太阳和月亮”(Sonne and Mond)就是正负同形的典范。
▲ 课题名称:正负形
▲ 课题内容:以人和人,物与物,或人与物结合作正负图形,使之统一在一个平面体中。 ▲ 课题时间:十六课时
▲ 教学方式:以中国太极图为例,说明正负形的含义及视觉效果,并分析正负形的特征及构成条件。 ▲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在使用正负形时注意表达简洁,两者交接界处的处理要巧妙,同时注意外形的处理也要恰当。
作业量及尺寸:在A4纸上每人创 意10个图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