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性原则,从土地的最经济利用角度出发,从地面、地下、空间三位一体来规划城市用地。区域性原则。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不能局限于城市范围内,而必须把城市放在更大的区域内,这样易于解决城市适度规模、发展卫星城、小城镇和城市群等问题,也能更合理地解决水利、环境、交通等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利用的原则。城市土地是稀缺资源,数量有限,所以必须充分、合理和经济地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5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1、什么叫地租?城市地租有哪几种形态?
地租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土地使用者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代价,这种代价可以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货币地租),也可以是非货币形式,如土地的生产物(农业中的实物地租),或者由使用土地的一方交易者提供等价资产或劳动(农业中的劳役地租,资产置换等)。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其次,地租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由于土地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地租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封建地租、资本主义地租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地租,反映了不同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地租作为一种经济范畴,不仅反映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一般经济利益关系,而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在土地方面的直接体现。
城市地租主要有:城市级差地租,产生于土地等级不同。这种等级表现在土地位置距市场中心的远近,交通是否方便,人口流量是否足够大,配套设施是否齐全等方面。城市土地位置优劣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级差生产力,较优位置土地的级差生产力必然转化为超额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垄断及其分离,又必然使这种超额利润转化为城市级差地租I。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一样也可以进行集约经营,即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连续追加投资,由于各次追加投资生产率的不同,形成了级差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垄断及其分离,这种级差生产力也必然转化为级差超额利润,进而转化为城市级差地租II。
城市土地所有权由国家垄断,任何企业、单位、个人要使用城市土地,都必须向土地的所有者交纳地租。这个由所有权的垄断而必须缴纳的地租就是城市绝对地租。城市绝对地租与农村绝对地租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城市绝对地租主要由使用城市土地的二、三产业提供的,城市土地是作为二、三产业活动的场所、基地、立足点和空间条件使用的,它的优劣评价尺度主要由位置确定。
城市垄断地租是指城市中由某些特殊地块的稀有功能带来的生产经营商品的垄断价格所形成的垄断超额利润转化来的地租。马克思称垄断地租是一种以真正的垄断价格为基础的地租,这种垄断价格既不是由商品的生产价格决定,也不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而是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因而,具有这种购买欲望和支付能为的人越多,其价格也就越高,垄断地租就越多。这种垄断地租在城市某些特别繁华的中心地段、特别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6
2、马克思主义关于级差地租的相关理论对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有何意义?如何具体应用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目标就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平衡和优化。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角度而言,主要是追求经济效益即利润的最大化。而地租水平的高低,进而土地价格的高低是影响房地产开发成本的重要因素。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地租是城市土地使用者选择用地的信号和指标,土地使用者将根据地租水平的高低和变化调节自己的用地行为和方向,因而地租可以作为政府调节城市土地利用的有力杠杆,可以促使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就要根据城市不同土地级差地租的不同来确定具体的用地类型,以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
3、影响城市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结合某一地点,分析该地点的区位状况。
决定或形成城市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有:(1)自然条件和环境。大致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沿江沿湖临海靠山等自然条件以及资源状况(主要指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由于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因此可以称为自然区位因素,它是形成和决定土地区位的最基本的因素。(2)交通和通讯。第一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和通讯;第二是城市对外部别的城市、地区以及国家的交通和通讯。这是关系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燃料、采购、运输和产品运往市场销售的距离、时间、运费、成本、利润的重要问题;也是及时准确获得经济信息、进行经营决策、开展经营活动的关键问题。因此,它是形成和决定城市土地区位的重要因素。(3)基础设施。这里主要是指除交通、通讯以外的其他生产、生活和社会服务等基础设施状况,如道路的质量、煤气、电力、通讯、供水设施的完善程度、污水污物和垃圾的排放处置能力等。这些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又影响到投资者、生产者以及消费者的决策。因此,它是形成和决定区位的又一重要因素。(4)人口和经济集聚。首先是人口密度,包括常住人口、上班人口和流动人口;其次是经济集聚程度,即商业、银行、保险、咨询、服务业、运输、旅游等行业发展程度,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公司企业的总部、办事处、管理处等的集中程度。这种大规模集中带来专业化和分工协作的好处;相关产业部门迅速发展的好处;各种专门人才汇集和熟练劳动力供应充裕的好处;筹资融资的方便、收集信息的好处;面对面谈判易成交的好处,等等。最后是居住、出行、采购、娱乐、旅游等条件状况。这既是关系市场容量的重要问题,又是关系迅速获取各种经济信息、准确决策的关键,更
7
是关系联系、谈判捕捉市场机会做成生意的主导因素。因此,人口和经济集聚的区位因素是决定城市土地区位的关键性因素。(5)社会文化。一是居民消费水平、结构和习惯;二是居民文化道德水平、劳动力素质;三是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发展状况。
4、土地区位选择对房地产开发有何重要意义?
土地区位选择对工业用房地产开发而言,就是要解决从具备某些条件的地点选择一个最优区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资源条件、环境条件、交通和通讯条件、科学技术和劳动力条件以及市场条件等。对于工业用房地产宏观区位选择问题,可以假设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影响工业布局的条件,都会同时对这种布局产生“引力”,但来自各地点引力的大小是不相同的,甚至悬殊,这时,该工业就应当布局在引力最大方向的区位,究其实质就是给定区位条件下追求成本最小化,或者利润最大化。这个方向称作工业部门的布局指向,进一步,通常根据区位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原料指向、能源指向、市场指向、原料与市场双重指向、科技指向等。
房地产企业一般投资于商业、居住房地产。选择商业房地产微观区位的标准主要有:除房屋本身外,还要考虑到要处于商业区,以获得大量的外部经济;一面或二面要面临街道或道路;要交通及通讯方便;人口流量要大;增值潜力大,周围邻地预期有大的发展规划。而居民户选择居住房地产微观区位的标准一般包括:除房屋本身的结构外,要考虑周围自然环境是否优雅、清静,面向广场、绿地、海滩更好;交通、通讯和人间交往是否方便;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文化娱乐设施是否完善,治安良好;购物出行买卖是否方便;增值潜力是否大。
土地区位选择对房地产开发的意义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量大,回收期长,投资地点即区位的选择准确与否,在房地产开发直至销售的全过程中举足轻重。由于区位选择对房地产投资决策的成败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选择区位过程中必须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和科学的分析归纳、筛选整理,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判断。房地产的发展有赖于地方经济的依托,哪些地方的经济发达,房地产业也随之兴旺。就全国而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及生产力总体布局在这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国家重视哪些区域城市的发展,这些区域城市就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热点地区,从而也必然成为房地产投资的优势区位。在一个城市中,必须对影响区位的环境进行研究。这种研究的内容包括交通状况、地块的规模及形状、地貌、市政配套及区域的发展潜力等。其中交通状况的研究十分重要。交通状况与区域的发展潜力密切相关,从而也会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交通滞后,人们不愿去那里购房,房价也不会很高,交通一经改善,人们纷纷去那儿购房,房价也就随之上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