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社会原因引发的事故 B.经济原因引发的事故 C.技术原因引发的事故 D.管理原因引发的事故
19、根据《担保法》规定,必须由第三人为当事人提供担保的方式是( )
A.保证 B.抵押 C.留置 D.定金
20、某开发商通过信函的方式向另一城市某承包商提出双方订立某项合同的意思表示及合同的具体条件,但当承包商还未接到信函时,开发商就打电话通知对方取消该合同事宜,则开发商的行为属于( )。
A.要约的撤回 B.要约的失效 C.要约的撤销 D.要约的消灭
21、某工程浇筑混凝土时随意加水,造成混凝土质量事故,该事故属于( )。
A.指导责任事故 B.操作责任事故
C.技术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 D.管理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
22、根据《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属于施工企业资质不良作为的是( )。
A.以他人名义投标 B.将承包的工程违法分包
C.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资质变更手续
D.未按照与招标人订立的合同履行义务,情节严重
23、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是( )。
A.在试用期内 B.用人单位濒临破产
C.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D.劳动者在医疗期内
24、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人民法院的执行程序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 )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A.原审 B.负责执行的 C.原告所在地 D.被告所在地
25、关于建设工程中代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建设工程合同诉讼只能委托律师代理 B.建设工程中的代理主要是法定代理
C.建设工程中应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D.建设工程中被代理人的利益,代理人可直接转托他人代理
2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由施工单位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 )签字后实施。
A.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 B.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负责人 C.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 D.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
27、投标文件中总价金额与单价金额不一致的,应( )。
A.以单价金额为准 B.以总价金额为准 C.由投标人确认 D.由招标人确认
28、甲公司欲购买乙厂的水泥,经协商,甲同意3天后签订正式的水泥买卖合同,并先交1万元定金给乙,乙出具的收条上写明:“收到甲定金1万元。”3天后,甲了解到乙故意隐瞒
了该批水泥已经过期的情况,故拒绝签订合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有权要求乙返还2万元并赔偿在买水泥过程中受到的损失 B.甲有权要求乙返还1万元并赔偿在买水泥过程中受到的损失 C.甲只能要求乙赔偿在购买水泥过程中受到的损失 D.甲有权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29、某施工合同的约定违反了某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则该施工合同( )。
A.效力待定 B.可撤销 C.无效 D.有效
30、下列各项中,对招标工程评标方法评价正确的是( )。
A.百分法具有指标全面、评价标准明确的优点 B.评议法具有指标全面、科学准确的优点
C.合理低标价法具有指标全面、评价标准明确的优点 D.合理低标价法是最低的投标价中标的方法
31、甲建设单位与乙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约定设计费用200万元,甲按约定向乙支付了定金50万元。如果乙在规定时期内不履行设计合同,应该返还给甲( )。
A.50万元 B.80万元 C.90万元 D.100万元
32、关于施工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项目经理部具备法人资格
B、项目经理是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上的管理者 C、项目经理部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自己承担
D、项目经理部是施工企业内部常设机构
33、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采用的确定相关内容方式有:①按照交易习惯确定 ②签订补充协议 ③按合同法其他相关规定执行,三种方式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34、施工企业取得法人资格的时间为( )之日。
A、法定代表人确定 B、企业成立 C、注册资金到位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
35、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 B.按市场价格执行
C.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D.遇价格下跌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36、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 )条款。
A.应当适用违约金 B.应当适用定金
C.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 D.可以同时适用违约金和定金
37、人民法院2月1日作出第一审民事裁决,判决书2月5日 送达原告,2月10日送达被告,当事人双方均未提出上诉,该判决书生效之日是2月( )日
A.1 B.26
C.5 D.10
38、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等途径解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物权的归属和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 )。
A.确认归属 B.明确内容 C.确认权利 D.明确关系 39、关于建设单位安全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