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县经济发展情况介绍
(2008年5月5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紧紧围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个主题,继续坚持围绕“一个重心”,实施“三项突破”的工作思路,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真抓实干,克服种种困难,使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新发展。
一、2007年的经济工作
2007年,是我县“实施二次创业、实现二步腾飞”的第一年,也是在破解难题中强化优势、创新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克服各种困难,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3 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3亿元,出口完成50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8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0元。
(一)特色产业竞争力有了新提升。皮毛业,进一步强化了“六个中心”建设,技术研发、产品检测、市场信息三个中心在第八届交易会上正式揭牌,裘皮之都服装市场正式启动运营,入住客商93家,其中香港、深圳等外地客商21家,皮毛拍卖行在反复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在2008年组织第一次试拍,成功后将全面开工建设。品牌创新初见成效,华斯集团的“怡嘉琦”裘皮服装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进入了“中国驰名商标”预选名单,另有三家公司的裘皮服装被评为省名牌产品;第一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营。在全省经济
—1—
工作会上,我县“裘皮服装加工基地”被确定为全省纺
纺织服装业八大生产基地之一。
织业,围绕恢复美华、阪禾、天纬三家企业正常生产做了大量工作,为企业恢复生产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师素针纺园区建设,以中高档小针织产品为主的服装加工已初步形成规模。食品加工业,投资1.7亿元的天宁生物科技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建成,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投资1亿元的天虹淀粉加工项目已试运行,两个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推动我县玉米产品由初加工向生物制药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投资百万元以上在建项目259个,总投资30.12亿元,完成投资18.08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52个,总投资22.18亿元,完成投资11亿元,同比增加 亿元。皮毛拍卖行、库氏皮草加工等三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项目,天宁公司阿维菌素项目、博丹公司獭兔屠宰及裘皮服装加工项目完成了省发改委备案。
(三)对外开放有了新进展。开展了以启动裘皮之都服装市场为重点的系列产业招商,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中国尚村国际皮草交易会。全年引进香港、广东、浙江等地客商26家,新上投资百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6个,总投资3.2亿元。深入开展了“百日招商”活动,认真谋划了与京津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对接,初步与北京汇源集团、美国华纳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等大型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四)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城建投入资金达到7.6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重点抓了“三点一线”建设、
—2—
神华东路、雨竹园、蓝水颐园、北辰小区、耀华商城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加大了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县城环境有了较大改观。
(五)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投资3000多万元加强了农村道路、桥梁、饮水安全、电网改造等事关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设施蔬菜和毛皮动物养殖等特色农业,全年新建出口蔬菜园区7个、标准化养殖园区6个,新增出口型蔬菜1000亩,设施蔬菜复播面积达到27万亩,毛皮动物出栏达到177万只。貂狐貉养殖及皮毛加工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六)改善民生取得新进步。一是强化了弱势群体救助工作,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对城乡困难群众进行了救助,实现了城镇低保全覆盖,农村低保增加到3800人,建立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加大了对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全年对教育投入1.26亿元,“两免一补”政策全部落实,全部取消了中小学学杂费,改建扩建项目校3所,大范围实施了校舍维修改造,全部消除了学校危房,保证了广大教职员工工资的按时发放;投资2300万元完成了县医院新病房楼建设,投资282万元新建乡镇卫生院6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6%,由县财政出资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制度。三是全县“村两委+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106个,带动农户近4万户,户均增收4000元左右。四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连续破获一批重大刑事案件,社会治安形势有所好转。认真开展信访稳定工作,消除化解各种矛盾隐患;精神文明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取得新进步,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
—3—
果。另外,交通、电力、通信、环保、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广播、金融等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效。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是还存在着例如经济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经济总量还不算大,经济运行质量还不高;虽然形成了特色明显的产业,但产业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虽然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缺乏拉动经济发展的立县立乡的工业项目、生产性项目,工业底子依然偏薄等问题。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8年经济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2008年我们将按照“保持连续、加速发展、实事求是、积极向上”的总体要求,确定2008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纲,强化沿海意识和竞争理念,继续围绕一个重心(项目建设),实施三项突破(特色产业、对外开放、优化环境),实施“二次创业”、实现“二步腾飞”,努力推进“特色产业上质量,城镇建设上档次,新农村建设上日程,人民生活上水平”,促进全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力争实现跻身全市经济发展最先进县市行列奋斗目标。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1亿元,同比增长1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财政收入完成4.8亿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4590元,同比增长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1.8%,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6%。
三、2008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我县“实施二次创业、实现二步腾飞”的
—4—
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围绕坚持大发展、快发展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特色产业兴县不动摇;坚持借外力发展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不动摇等五项原则,一如既往抓好特色产业,打造“特色肃宁”;凝神聚力抓好开放招商和项目建设,打造“实力肃宁”;创新思路,抓好城乡建设管理,打造“靓丽肃宁”;以人为本大力改善民生,打造“和谐肃宁”;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活力肃宁”;认真负责抓好安全生产、改善发展环境和信访稳定工作,打造“平安肃宁”。
围绕我们确定的经济总体指导思想,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2008年首季度实现开门红。截止到3月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收入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25.8%;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元,同比增长3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3元,同比增长21.3%。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