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亲情助推家校合一
感恩节,我做了两件事:一,感恩节前一天放学前我让每个孩子写一封信给父母,对父母表白。感谢也好,抱歉也行,对某件事情的解释也可以。教室里静静的,学生们认真的思考,脸上专注又认真。我看到有学生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满一页;有学生还用水彩笔画很大的爱心,或者漂亮的图案;也有学生想了很久都没有落笔......放学后他们兴奋的计划着晚上或者第二天一早给父母,一会儿又计划着怎么给:塞枕头下?充电线接口上?他们很多人都是从来没有给父母表达过什么,所以估计着大概会“气氛尴尬”。二,我在家长群里“密谋”:邀请家长私聊发给我他们对孩子的“表白”。我强调了三遍的要求是:不要对孩子提要求,只要对孩子表达感谢和爱!对于这个任务,我其实是有点担心的。我怕家长不愿意与我合作做这样一件事。但是,陆陆续续,我收到了一条又一条一段又一段的文字。我渐渐踏实了下来。很多家长发给我之后还会对我说句“谢谢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认真的把家长发给我的对孩子的“表白”做成了PPT。班会课主题“感恩节,感谢有你!”打开PPT,随机叫几个学生念上面父母的话,看看能不能猜到哪个是自己父母写的。学生们脖子伸得长长的,巴巴地想在文字里捕捉可能是自己父母写给自己的蛛丝马迹。有些孩子激动万分,有些孩子边听边已默默流泪......放学前,我把提前打印在彩纸上的父母的“表白”作为感恩节礼物替他们父母放到孩子手里。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让孩子成长,最好的爱也一定是放开孩子的手他就可以自在高飞。虽然现在提倡终生学习,孩子的学习也几乎成为这个社会每个家庭最关注最焦虑的头等大事。但是读书不应该成为孩子们这辈子只会做得事,读书也不应该成为伤害亲子关系的一把刀。成绩再好,漠视家庭与亲情绝对不是成功的教育。我们的德育工作应该要让孩子懂得理解父母,学会感恩父母,最终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带着善意和温度看待这个世界。 感恩节当天,意外的,我这个班主任也收到了好几个孩子给我写的信和贴心的小礼物,居然还有全班学生家长联名写给我的一封感谢信!感恩节对帮助自己的人表达感谢,对喜欢的人表达感情,对做错的事情表达歉意。小小的仪式感最终有了大大的收获:学会体会感情,学会表达感情。同时,最重要的收获是家校合一!共同教育的前提是彼此信任,彼此合作。学校对家庭可以不仅仅是要求和告状,也可以是提供构建和睦家庭的一个小小平台。因为只有在和睦的亲子关系下,家庭才有可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推手,给予学校需要的配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