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天河区初中毕业班综合练习一
物 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25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B.铜的导电性较好,可以用来制造保险丝
C.有的半导体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D.超导材料在低于临界温度时电阻为零,将来可用于制造灯泡的灯丝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3.图中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4.小周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毕业班物理综合练习一 第1页(共8页)
图甲
A.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5.小明将微风电风扇与小灯泡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并进行实验,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这时发现小灯泡发光,微风电风扇居然变成了“发电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风扇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B.电风扇发电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C.电风扇发电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小灯泡发光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6.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见光不是电磁波 B.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则频率越低 C.红外线和可见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 D.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7.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机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硬币越过“栏杆”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 C.箱子没有被推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 D.利用惯性使锤头套紧
8.下面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推墙,人会向后滑,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老虎钳是费力杠杆
C.力不能使小铁球的运动速度改变
D.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初中毕业班物理综合练习一 第2页(共8页)
图乙
9.如图是在生活用电中的几种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B.带金属外壳的用电C.多个大功率用电器A.在电线上晾衣服
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器使用三孔插座
D.使用绝缘皮破
损的导线
10.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时,连好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后发现L2正常发光,L1只能微弱发光。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中,合理的是 A.灯L1发生断路
S
B.灯L1发生短路全品中考网
C.由于灯L1的电阻较大,实际功率较小 D.由于灯L1的电阻较小,实际功率较小
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A瓶
B.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若实验温度为0℃,则不会发生扩散现象 D.温度越高,气体扩散越慢 12.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h/m 0 甲 乙
p/Pa
0 m/g s/m 丙
V/㎝3
0 t/s 丁
A. 图甲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B. 图乙是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图像
C. 图丙告诉我们同种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 D. 图丁表明物体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4分)
注意事项: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1)从甲图中读出被测物块的长度是 cm;
初中毕业班物理综合练习一 第3页(共8页)
(2)图乙所示实验中,当塞子从试管口喷出时,同时有“白气”喷出,“白气”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活塞喷出的过程中是水蒸气的________能转化为活塞的_________能。
14.(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
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
面上做 运动时,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若实验中拉着木块由铺有毛巾的木板运动到光滑的木板上,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日常生活中,矿泉水瓶盖上的竖条纹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让我们更容易打开盖子。
15.(1)为了鉴别两个烧杯中哪杯装的是清水哪杯是盐水。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入到
两杯液体中,如图甲和乙所示.他发现图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时盛清水的杯子中,水面到杯底的高度是0.1m,水对杯底的压强是__________Pa。(g=10N/kg ,ρ水=1.0×103kg/m3)
(3)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丙所示,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丙 问题1: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 问题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他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初中毕业班物理综合练习一 第4页(共8页)
甲
乙
16.小明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浮在水面,铁块却沉入水底,由此他提出两个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