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Q/GDW 113-2004 750kV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0:03: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Q/GDW 113-2004

长度相适应。牵张场所在位置应保证OPGW进出口仰角小于25°,水平偏角应小于7°。OPGW放线过程中,在放线滑车上的包络角不得大于60°。光纤的熔接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剥离光纤的外层铝套管、塑料套管、骨架时不得损伤光纤。

b)防止OPGW接线盒内有潮气或水分进入,安装接线盒时螺栓应紧固,橡皮封条必须安装到位。

c)光纤熔接后应进行接头损耗测试,不合格者应重接。 d)雨天、大风、沙尘或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应熔接。

地线宜超前于导线一个施工段放紧线。受停电作业限制或有其他特殊原因时,也可与导线同时放紧线。

5.3 张力放线主要施工计算

5.3.1 本导则仅叙述导线牵放过程的施工计算。对于地线及牵引绳牵放过程也应作相应的计算。 5.3.2 张力放线应作布线设计。布线原则如下:

a)有效控制直线压接管位置。 b)将直线压接管数量减至最少。

c)保证紧线时牵引场、张力场导线升空松出余线后,放线区段内的导线仍不落地。 d)节约导线,使放线中产生的不能继续使用的短线头最少。 e)转场时余线转运量较少。

为此,当施工段长度不符合5.1.2中b)点时,宜采用连续布线法布线,即施工段内各相导线均按展放顺序的累计线长使用导线线轴,第一相放完后,将导线切断,剩余导线接着使用于第二相,依此类推,直至放完,所剩导线转至下一施工段使用。

连续布线时,每相的子导线宜等长。 5.3.3 布线计算中常用线长计算式如下:

a)施工段内每一线档放线时所需线长:

liw12li3 (25) Li=?2cos?i24H1?1?hi其中 ?i?tg (26)

li上二式中:

Li——线档放线所需线长,m; li——线档档距,m;

(°); ?i——线档悬挂点连接线倾斜角,

w1——导线单位长度重力,N/m;

Δhi——导线悬挂点高差,m; H1——导线放线水平张力,N。

b)施工段内每一线档紧线产生的余线为:

2?12li3(H2?H12)?Li?式中:

ΔLi——线档紧线产生的余线,m; H2——导线紧线水平张力,N。

24HH2122 (27)

5.3.4 在方格计算纸上,按比例标出档距。将每组每轴线长折算成对应的线路水平长度,在上述图纸上检查压接管位置。作这种检查时应注意相邻两施工段之间各段尾线的实际位置和上一施工段紧线余线总长度。

13

Q/GDW 113-2004

布线时宜将压接管位置控制在靠近紧线锚端的半档距内。 放线后,紧线前还应现场核对压接管的实际位置。 5.3.5 牵放过程中,导线与地面及被跨越物的距离应不小于:

a)一般区段,导线距离地面3m。

b)通行行人及少量车辆的道路,施工时只需设岗监护而不需搭设跨越架者,导线距离路面5m。 c)风沙较大区段,导线距离地面5m。 d)平衡锤距离跨越架架顶1m。

5.3.6 施工段内各档档距比较均匀、悬点高差不大时,用模板比试法选择放线张力,以一定张力间隔(例如可以1500N或2000N为张力间隔)刻制通用放线曲线模板[放线曲线方程见式(32)及式(33)];用通用模板在设计断面图上比试,分别找出各档符合5.3.5要求的水平放线张力,将其中的最大值选作张力机出口水平张力。

5.3.7 施工段内各档档距和悬点高差相差比较悬殊时,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出与各档所需放线张力相对应的张力机出口张力,以其中的最大值作为施工段放线张力:

THi?Hi (28) Ki??6?Ki?0.945??i?1?1(h1?i?1?h2?i?2???hi)? (29)

Tp????THimax?TH (30)

上三式中:

i——各档编号,张力机到邻塔i=1,张力机邻塔到第二基塔i=2,余类推,牵引机到邻塔为

施工段最后一个线档;

THi——与第i档所需水平放线张力Hi,相对应的张力机出口水平张力,N: Hi——为满足5.3.5要求,第i档所需放线水平张力,N; ε——放线滑车综合阻力系数,此处可取ε=1.008~1.010; Tp——导线的保证计算拉断力,N;

hi——第i档悬点高差,牵引机端悬点高于张力机端,hi取正值,反之取负值,m; TH——选出的张力机出口水平张力(所有THi中的最大值),N;

Ki——系数,称为线档张力系数,是线档放线水平张力与张力机出口水平张力的比值。 5.3.8 在张力机出口水平张力作用下,施工段内各线档的实际放线张力为:

Hi'?KiTH (31)

式中:

Hi'——与张力机出口水平张力TH相对应的各档水平张力,N。

5.3.9 牵放导线时,档内将先后出现2条放线曲线:牵引绳放线曲线和导线放线曲线。放线曲线的曲线方程可使用平抛物线方程:

y=Kx2 (32)

K?式中:

w1 (33) 2Hi'x,y——在以曲线最低点为坐标原点,顺线路水平方向为横轴的坐标系中,放线曲线上任意点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m;

w1——牵引绳或导线的单位长度重力,N/m;

K——放线曲线模板模数。

14

Q/GDW 113-2004

两条放线曲线与线路设计纵断面图的比例尺应相同,并绘制在纵断面图上。下述所有计算均应对上述两种情况分别进行。

5.3.10 牵引机牵引力的水平分力按下式计算:

(34) PH?m[TH?n??1(h1?n?h2?n?1???hn??hn)]式中:

PH——牵引力的水平分力,若场地布置符合本导则要求,可近似地将水平分力当作牵引力,N; ε——滑车综合阻力系数,计算牵引力时可取1.012~1.015; n——施工段内放线滑车总个数; m——同时牵放的子导线根数。

注:公式(34)是每基铁塔挂一个放线滑车的PH计算公式,如果某基铁塔挂两个放线滑车,应考虑双滑对PH

的影响。PH的最大值不一定出现在牵引板走到牵引机时,对不同的地形应通过多点计算比较后确定PH最大值。

5.3.11 牵引机应按计算牵引力PH确定牵引力过载保安定值。牵引力达到过载保安定值时,牵引机应自动熄火停车,或发出明显警报,以使操作人员立即停止牵引,防止诱发事故。过载保安定值不应大于杆塔允许单相纵向(顺线路方向)荷载,一般情况下可取:

Pg=1.1PH (35)

式中:

Pg——牵引力过载保安定值,N。

5.3.12 牵引绳按计算牵引力验算安全系数。导引绳、牵引绳的安全系数均不得小于3。当施工段内有重要跨越时,安全系数宜各增加0.5。

5.3.13 应校核牵放过程中滑车里的线绳是否上扬。校核上扬时可将牵引力作为各档水平放线张力,不再考虑其他因素。校核可采用下述任一种方法:

a)在放线滑车垂直档距内为同一种线绳时,计算放线滑车的垂直档距,若垂直档距小于或等于零,则该放线滑车里的线绳上扬。即若下式成立时,滑车里的线绳上扬:

?h1h2?1?l1?l2??PH?????0 (36) 2w1?ll?12?式中:

l1、l2——被校核放线滑车两侧线档的档距,m;

h1、h2——两相邻滑车与被校核滑车的高差,邻塔滑车高于被校核滑车,高差取负值,反之取

正值,m。

b)当放线滑车两侧线绳不一致时,应计算放线滑车的垂直荷载,校验线绳是否上扬。 c)移去被校核滑车,以与被校滑车相邻的两放线滑车为悬点,以牵引力作线档水平放线张力作放线曲线,若所得曲线由被校核滑车上方通过,该滑车里的线绳上扬,否则不上扬。

5.3.14 导引绳、牵引绳上扬以单轮压线滑车压绳。小转角及无转角耐张塔导线上扬,以倒挂放线滑车压线,如图6所示。倒挂滑车应拆掉滑车横梁板,使牵引板能直接通过。

图6 以正倒挂放线滑车组解决导线上扬

1—压线滑车(倒挂);2—导线;3—放线滑车

15

Q/GDW 113-2004

垂直档距较小,以及当张力机侧放线曲线弛度最低点接近滑车时,应作为上扬滑车,设置压线滑车。

5.3.15 根据施工设计,制定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时必须按指导书的规定进行场地布置、岗位分工、设置接地和控制整个作业过程。 5.4 张力放线施工操作

5.4.1 导线在张力机上盘绕时,盘绕方向应与导线外层线股捻回方向相同,国产钢芯铝绞线外层采用右捻,盘绕时应为左进右出。导线从张力轮绕出后,套上单网套,在网套的尾部用14号铁丝缠绕两道扎紧,每道扎20圈,两道间距150mm左右,网套通过旋转连接器连在走板后边。调整尾部张力,拉紧尾线。

在张力放线过程中,导线尾线在线轴上的盘绕圈数、导引绳及牵引绳尾绳在钢丝绳盘上的盘绕圈数均不得少于6圈,尾端应与线盘、绳盘固定。 5.4.2 开始牵放前应重点检查:

a)跨越架的位置和牢固程度。 b)场地布置和机械锚固情况。 c)临时接地是否符合5.5.7的要求。

d)岗位工作人员是否全部到岗,通信联络是否畅通。 e)受力系统连接情况。

f)机械无载启动,空载运转后检查是否符合使用要求;需对液压油预热的机械,启动前应进行温车。

g)在所有放线滑车上牵引绳是否均位于正确槽位。

5.4.3 张力放线的现场指挥位置设在张力场。全现场按现场指挥的统一指令作业,现场指挥按各岗位的情况,汇总并判断后发出作业指令。

5.4.4 开始牵放时应慢速牵引,在慢速牵引过程中,施工段沿线均应仔细检查有无异常现象。调整放线张力,使牵引板呈水平状态。待牵引绳、导线全部架空后,方可逐步加快牵引速度。 5.4.5 牵引机、张力机等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操作。牵引时应先开张力机,待张力机刹车打开后,再开牵引机;停止牵引时应先停牵引机,后停张力机。应始终保持尾线、尾绳有足够的尾部张力。

按张力机特性选择张力调整方式。张力应缓缓升高,不使牵引绳、导线产生大幅度波动。 牵引机接到由任何岗位发出的停车信号,均必须立即停止牵引;任何情况下,张力机必须按现场指挥的指令操作。

5.4.6 放线张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暂停牵引,安装上扬塔号的压线滑车。上扬作用消失,压线滑车应及时拆除。

5.4.7 角度较大的转角塔放线滑车应采取预倾斜措施,并随时调整预倾斜程度,使导引绳、牵引绳、导线的方向基本垂直于滑车轮轴。预倾斜方法一般是从滑车侧架下端将滑车向上吊起一段高度,如图7所示。

图7 转角塔放线滑车的预倾斜

16

Q/GDW 113-2004 750kV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kalw9cupw7916195d12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