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3-2004
e)安装其他附件。 7.3 直线塔附件安装 7.3.1 直线塔悬垂线夹安装
a)各子导线的编号及就位顺序,如图15所示。
图15 各子导线编号及就位顺序
b)使用四套特制的“三线提线器”提线。为防横担偏扭,需在横担前后对称各挂一组提线器,如图16所示。
图16 直线塔导线提线示意图
1—滑轮;2—钢丝绳套:3—手扳葫芦:4—特制二联板;5—钢丝绳套;6—提线钩:7—放线滑车
29
Q/GDW 113-2004
c)子导线提线器均悬挂在子导线最终安装位置上方的导线横担主材上,左右提线器的安装间距应适当,使其在提线操作中不互相干扰。
d)提线时,扳动提线器上的手扳葫芦,当1#、6#子导线提至预定高度后,分别窜动2#、3#和4#、5#子导线,使它们也达到预定高度,进行悬垂线夹的安装。
7.3.2 直线线夹的安装位置,不需作调整时即为画印点,需作调整时应先按移印值移位以确定安装位置。如采用微调、精调程序紧线,应在精调后确定线夹安装位置。
7.3.3 安装直线塔线夹时,应以横担上悬挂点附近的施工吊装孔为吊装承力点。横担上未设吊装孔,吊装方法和承力点位置应经计算确定,不得以未经验算的位置作吊装承力点。
7.3.4 吊装时按吊装荷重,取动力系数为1.2验算横担受力和选择吊装工具,当需使横担前后两片桁架均匀受力时,可使用两套吊具,分别悬挂在前后两片桁架上,各吊一半子导线;也可在前后两桁架上挂“V”形套,以一套吊具挂在“V”形套上吊线,但吊具承载能力必须满足要求。 7.3.5 吊装导线的吊钩,应使用承托面积较大者。吊钩沿线长方向的承托宽度不得小于导线直径的2.5倍,接触导线部分应衬胶,防止导线挤压受伤和内部压伤。
大截面导线及安装护线条的导线,宜使用特制线夹作吊装吊钩。
7.3.6 直线转角塔吊装线夹时,以棕绳将悬垂绝缘子串拢绑在吊具上,防止其因自重作用离开安装位置。
角度较大的直线转角塔,应慎重选择吊装方案,对如下项目作严格验算: a)吊装时的最大导地线应力。 b)吊装工具的荷载。 c)吊装过程中的杆塔受力。 7.4 间隔棒安装
7.4.1 安装间隔棒的飞车应满足如下条件:
a)支承轮的数量和间距与分裂导线的分裂间距相配合,使各子导线受力均衡。 b)使用不磨伤导线的材料制作支承轮。 c)车体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d)有可靠的制动刹车。
e)容易通过压接管和悬垂绝缘子串。 f)有预防高空坠落的保安装置。 g)有一定爬坡能力。
不应使用有缺陷的飞车安装间隔棒。
7.4.2 间隔棒安装位置可在飞车上以计程器定位(计程器应定期校正);也可按水平距离在地面测量定位;跨越江河、山谷时,还可在飞车上挂视距尺,经视距测量定位。
7.4.3 分裂导线组成的空间框体在转角塔附近产生偏转,飞车进入偏转区间后容易伤线;飞车过悬垂线夹时,零部件容易碰线,需特别注意护线。
7.4.4 飞车操作人员必须绑安全带或腰绳。安全带绑在导线上,随飞车行进而滑行。安全带不得绑在飞车上。
安装工具和材料,均应用小绳栓在飞车上或导线上,防止失手掉落。
7.4.5 飞车飞越电力线路,必须验算飞车(包括携带的其他工具、材料)最下端对电力线路的距离。该距离不得小于最小安全距离,见表3。验算时荷重取实际荷载的1.2倍,并计算相邻一基悬垂绝缘子串在不平衡张力下产生的偏移。
30
Q/GDW 113-2004
表3 飞车最下端对被跨越电力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 被跨越线路电压等级kV 最小安全距离 m
10及以下 22~35 44 60~110 154 220 330 2.0 3.5 3.5 4.0 5.0 5.0 6.0 7.5 跳线安装
7.5.1 耐张塔的跳线为刚性跳线,其主体为刚性结构,两端以软导线与耐张线夹的引流板相连;跳线器材运输和装卸要防止碰撞变形,运到安装现场安装前方可拆除包装。
7.5.2 刚性跳线是项新技术,国内很少采用,应严格按照设计资料和安装说明书进行安装,应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推广。
7.5.3 跳线安装后,测量最小对塔距离,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必须查明原因,进行改装或重装。任何气象条件下,跳线均不得与金具相摩擦碰撞。
31
Q/GDW 113-2004
附 录
用式(37)计算的判别表示例(参考件) 耐张段代 表档距 lDB(m) 某紧线段的 紧线气温 tj(℃) -20 -10 0 +10 +20 -20 -10 0 +10 +20 -20 -10 0 +10 +20 -20 -10 0 +10 +20 完成耐张段紧线的最后一个紧线段的紧线气温tn与某紧线段的紧线气温tj的差tn-fj(℃) +5 -5 +10 -10 +15 -15 0.85 1.19 0.85 1.20 0.85 1.20 0.85 1.21 0.85 1.23 0.85 1.22 0.85 1.22 0.83 1.25 0.83 1.25 0.83 1.27 0.83 1.27 0.83 1.28 0.82 1.29 0.81 1.34 0.80 1.38 0.80 1.35 0.80 1.35 0.80 1.41 0.80 1.42 0.79 1.43 某紧线段代表档距与耐张段代表档距之比ldbj/lDB 0.86 0.92 0.93 0.95 1.17 1.09 1.08 1.16 0.86 0.92 0.92 0.94 1.17 1.09 1.08 1.06 0.86 0.92 0.93 0.94 1.19 1.09 1.09 1.06 0.86 0.92 0.93 0.94 1.19 1.10 1.09 1.06 0.86 0.92 0.92 0.94 1.21 1.10 1.09 1.07 0.85 1.21 0.85 1.22 0.84 1.24 0.84 1.24 0.84 1.26 0.83 1.26 0.83 1.28 0.83 1.28 0.82 1.31 0.82 1.32 0.81 1.35 0.81 1.35 0.80 1.35 0.80 1.38 0.79 1.43 0.91 1.10 0.91 1.10 0.91 1.11 0.91 1.11 0.96 1.12 0.90 1.12 0.90 1.12 0.90 1.13 0.89 1.14 0.89 1.15 0.89 1.14 0.88 1.16 0.88 1.16 0.88 1.16 0.88 1.18 0.92 1.09 0.92 1.09 0.92 1.10 0.92 1.10 0.91 1.11 0.91 1.11 0.91 1.11 0.91 1.12 0.91 1.12 0.90 1.13 0.90 1.13 0.90 1.14 0.89 1.15 0.89 1.15 0.89 1.16 0.94 1.07 0.94 1.07 0.94 1.07 0.93 1.08 0.93 1.08 0.93 1.08 0.93 1.08 0.93 1.08 0.92 1.09 0.92 1.09 0.92 1.09 0.92 1.10 0.92 1.10 0.92 1.10 0.91 1.11 0.95 1.05 0.95 1.05 0.95 1.05 0.95 1.05 0.95 1.06 0.95 1.06 0.95 1.06 0.94 1.06 0.94 1.07 0.94 1.07 0.94 1.07 0.94 1.07 0.94 1.07 0.94 1.08 0.93 1.08 0.93 1.08 0.93 1.09 0.93 1.09 0.92 1.09 0.92 1.10 350 400 450 500 注:1.本表以GB1179-74标准的LGJQ—300型钢芯铝绞线和典型气象区Ⅲ为条件计算而得。
2.本表由式(37)计算而来。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