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未来五年,交通行业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交”和“人才强交”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公路水路交通又快又好地发展。
按照《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战略》和《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总体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交通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实施本项规划,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中介组织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建立起一个适应交通发展需要、符合交通科
- 1 -
技发展规律的创新体系,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推进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 2 -
第一章 发展形势与需求
一、发展形势
“十五”是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也是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保障和服务作用最为显著的时期。全社会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1957亿元,年均增长18.7%,超过建国以来51年完成投资的总和,在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沿海港口、内河航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05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农村沥青(水泥)路达到63万公里,比建国以来前53年翻了一番;公路客运量达171.2亿人次,货运量154亿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102%和32.6%;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9.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7580万标准箱,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位。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交通科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交通科技的发展也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年来,交通行业坚持“科教兴交”和“人才强交”战略,坚持科技工作面向交通建设主战场,坚持以开放的姿态发展交通科技事业,坚持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依靠广大科
- 3 -
技人员的拼搏精神,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行业科研开发总投入约6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性资金约11亿元;建成了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了17个交通部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能力较强的交通科技研发队伍;获得国家和省级(含中国公路、航海学会)科技进步奖8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数比“九五”增加了一倍多;特殊地质条件筑路技术、公路桥梁隧道建设技术、农村公路建设技术、外海区深水港口建设技术、航道整治和通航技术等一大批交通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其中高等级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大跨径桥梁和深水筑港技术等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行业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决策支持技术研究,提高了科学决策的水平;注重交通安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高了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加快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技术研究,提高了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一五”我国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交通需求仍十分旺盛。预计“十一五”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年均分别增长8.3%和6.7%,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