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我国“电子书包”研究与应用现状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5:06: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电子书包”研究与应用现状分

作者:蔡彬卓 唐孙茹 陈秋利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3年第11期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移动学习的兴起,电子书包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关注。为了了解和分析目前我国电子书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文献研究。 研究发现,现在我国“电子书包”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期,但研究的主要人群集中在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电子书包”的使用群体多为小学生,研究中评价类的文章较多,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类的文章都比较少。针对这些研究结果,作者给出了相关建议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电子书包;内容分析;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G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1-0000-00 一、引言

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各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1]1999年,新加坡政府在德明中学试用了首批163个电子书包,随后,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开始推广电子书包。但这种发展势头并未持续,甚至一度搁浅,直到2009年,美国、韩国、日本再次掀起推动电子书包浪潮,电子书包才大规模使用。虽然我国在2000年11月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实践“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电子书包作为教育信息网络化的终端产品在北京、上海、大连、深圳4个城市付诸使用,主要表现为Pad、笔记本和电子阅读器三类形式,[2]然而,从我国第一批电子书包试点至今,时间过去10多年,电子书包却依然停留在“试点”、“试用”层面。家长与教师对电子书包持怀疑态度,且现有试点的研究都显示电子书包利弊并存,对于电子书包的广泛推广,现在还未定论。但电子书包的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多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关注。因此,本文通过内容分析,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电子书包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文献研究,以期了解目前我国电子书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讨论相关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电子书包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二、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1.研究材料

本研究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为样本来源。在中国全文数据库中,检索项选“篇名”,检索词为“电子书包”;时间:2001年—2012年;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匹配方式选择“模糊”,共检索到87篇文章。在硕博论文库,检索项选“题名”,检索词为“电子书包”;时间:2001年—2012年;优秀论文级别为“不限”;匹配方式选择“模糊”,共检索

搜索更多关于: 我国“电子书包”研究与应用现状分 的文档
我国“电子书包”研究与应用现状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kco97fx751is530736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