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反映生产发展的需要
2)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 3)教育得到普及和发燕尾服 4)教育形式多样化 7、简述教师职业的功能?
答: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2)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3)教师是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引路人。
8、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能力?
答: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对教材、大纲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
2)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
3)课堂监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 4)板书能力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6)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9、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教师的劳动具有师范性、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和迟效性。 10、简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
2)教育改革中的 3)思想品德教育中拭
4)教师的劳动虽然是创造性的,但教师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11、简述我国教师的职后教育?
答:是指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或因某种原因承担了教师工作任务的教师,但没有达到新的岗位要求,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需要而必须进行的教育与训练,又称教师培训,又三种形式,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和岗位锻炼。
12、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2)经济决定着教育权利,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 3)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13、简述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答:1)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保障
2)教育推动经济增长
3)教育通过与人口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14、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决定着教育目的性质和德育的内容。
15、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
一、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借古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发展。 16、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 1)儿童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要求工作必须注意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开展和谐的全面的教育。
2)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上的年龄特征开展教育工作。
3)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身心的阶段,顺序和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及速度大体相同但又是可变的,它表现在同一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同时又是可为的,另外,教育还应该重视儿童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
4)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以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
5)发展内容和程度的差异性: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者必须学生实示,观察,了解其身心方面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倾向,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开展教育工作 17、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
1)环境因素是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一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
2)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其发的,盲目的,既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
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18、实践活动的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什么? 一、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根本活动。
二、儿童在改造周围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19、简述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意义?
教育目的名词和以下四条
一、教育目的能规范教育者的行为,指导教育者按既定的目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二、教育目的能激励受教育者,强化其成就动机和学习动力,满足其
身心发展方向的客观要求。
三、客观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的,能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四、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政权
意志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本观点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