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00]
A. 硅胶 B. 氧化铝 C. 活性炭 D. 氧化镁 E. 硅藻土 107.非极性吸附剂是 C 108.应用最广的吸附剂是 A 109.吸附力最强的吸附剂是 B
100.既可作吸附剂又常用于分配色谱作载体的物质是 A [113-114]
A. 水 B. 丙酮 C. 甲酰胺溶液 D. 乙醇 E. 稀氢氧化钠溶液 113.对聚酰胺色谱洗脱力最强的溶液是 C
114.对聚酰胺色谱洗脱力处于第三位的溶剂是: B [115-117]
A. B. C.
OHOHHOOH
D. E. HOOH
115.聚酰胺吸附力最强的化合物是 C 116.聚酰胺吸附力最弱的化合物是 A 117.聚酰胺吸附力处于第三位的是 B [118-122]
A.浸渍法 B.煎煮法 C.回流提取法 D.渗漉法 E.连续提取法
118.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天然药物提取,但浸出效率较差的是 A
119.方法简便,药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出,但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天然药物不宜使用的是 B
120.利用溶剂造成的良好浓度差进行提取,浸出效率较高,但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操作麻烦的是 D 121.采用索氏提取器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但提取液受热时间长,对受热易分解的成分不宜使用的是 E 122.采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天然药物成分,浸出效率高,但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且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的是 C [123-127]
A.乙醇 B.氯仿 C.正丁醇 D.水 E.石油醚 123.与水能互溶的有机溶剂是 A
124.从天然药物水提液中萃取皂苷可采用 C 125.比水重的亲脂性溶剂是 B 126.亲脂性最强的溶剂是 E 127.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是 A [128-130]
A.硅胶色谱 B.氧化铝色谱 C.离子交换色谱 D.聚酰胺吸附色谱 E.凝胶色谱
128.分离蛋白质、多糖类化合物优先采用 E 129.分离有机酸类化合物优先采用 C 130.分离生物碱类化合物优先采用 B [136-140]
A.吸附色谱 B.离子交换色谱 C.聚酰胺色谱 D.正相分配色谱 E.凝胶色谱 136.一般分离极性小的化合物可用 A 137.一般分离极性大的化合物可用 D
OH
138.分离大分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可用 E
139.分离有酚羟基能与酰胺键形成氢键缔合的化合物可采用 C 140.分离在水中可以形成离子的化合物可采用 B [146-150]
A.质谱 B.紫外光谱 C.红外光谱 D.氢核磁共振谱 E.碳核磁共振谱 146.用于确定分子中的共轭体系 B 147.用于确定分子中的官能团 C
148.用于测定分子量、分子式,根据碎片离子峰解析结构 A 149.用于确定H原子的数目及化学环境 D 150.用于确定C原子的数目及化学环境 E C型题:[151-160] [156-160]
A. 硅胶吸附色谱 B. 氧化铝吸附色谱 C. 二者均可 D. 二者均不可 156. 分离生物碱用 C 157. 分离蛋白质用 D 158. 分离蒽醌用 A 159. 分离挥发油用 C 160. 分离黄酮醇用 A X型题:[171-220]
171. 既属于水溶性成分,又属于醇溶性成分的是 ABD
A. 苷类 B. 生物碱盐 C. 挥发油 D. 鞣质 E. 蛋白质
173. 选择水为溶剂可以提取下列哪些成分 ACDE
A. 苷 B. 苷元 C. 生物碱盐 D. 鞣质 E. 皂苷 174. 属于亲脂性成分的是 ACD
A. 叶绿素 B. 鞣质 C. 油脂 D. 挥发油 E. 蛋白质
175. 不能用高浓度乙醇作提取溶剂的成分有 BE
A. 苷元 B. 多糖 C. 油脂 D. 生物碱 E. 蛋白质 176.属于强极性化合物的是 CD
A.高级脂肪酸 B.叶绿素 C.季铵生物碱 D.氨基酸 E.油脂
177.下列溶剂中属于极性大又能与水混溶者是 AB
A. MeOH B. EtOH C. n-BuOH
D. Et 2 O E. t-BuOH
183.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天然药物化学成分,要求此类成分 CD
A.能与水反应 B.易溶于水 C.具挥发性 D.热稳定性好 E.极性较大
185.植物成分中易溶于石油醚、汽油等亲脂性溶剂的有 DE
A.糖苷 B.鞣质 C.香豆素 D.萜类 E.叶绿素
187.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有 ABD
A.重结晶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水蒸气蒸馏法D.离子交换树脂法 E.核磁共振光谱法
191.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 A.醇提水沉法 B.酸提碱沉法 C.碱提酸沉法 D.醇提丙酮沉法 E.等电点沉淀法
192.如果从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C A. 苯 B. 氯仿 C. 乙醚
BCE
D. 正丁醇 E. 丙酮
196. 下列有关硅胶的论述,正确的是 ABDE A. 与物质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 B. 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吸附力 C. 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吸附力 D .一般显酸性
E .含水量越多,吸附力越小
197. 聚酰胺吸附色谱法适用于分离 AB
A. 蒽醌 B. 黄酮 C. 多糖 D. 鞣质 E. 皂苷
198.用聚酰胺色谱法分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时;影响吸附能力强弱的因素有 ABE A.形成氢键的基团的数目 B.是否形成分子内氢键
C.化合物的酸碱性强弱 D.羰基的位置
E.化合物分子中芳香化程度
199.下列化合物可被聚酰胺吸附的是 BCD
A. 生物碱 B. 蒽醌 C. 黄酮 D. 鞣质 E. 萜类
200.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时常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可用于化合物 BCD A.提取 B.分离 C.精制 D.鉴别 E.结构测定
202.能作为沉淀试剂用于化合物分离的有 AD
A.中性醋酸铅 B.氨性氯化锶 C.五氯化锑 D.雷氏铵盐 E.醋酸-铜离子
203.对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聚酰胺色谱分离是 ADE A.通过聚酰胺与化合物形成氢键缔合产生吸附 B.水的洗脱能力最强
C.丙酮的洗脱能力比甲醇弱
D.可用于植物粗提取物的脱鞣质处理 E.特别适宜于分离黄酮类化合物 205. 凝胶过滤法适宜分离 ACD
A. 多肽 B. 氨基酸 C. 蛋白质 D. 多糖 E. 皂苷 206. 离子交换法适宜分离 ABCD
A. 肽类 B. 氨基酸 C. 生物碱 D. 有机酸 E. 黄酮
207.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原理包括 ABD
A. 氢键吸附 B. 范德华引力 C. 化学吸附 D. 分子筛性 E. 分配系数差异 208.大孔吸附树脂 ACE
A.是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B.以乙醇湿法装柱后可直接使用 C.可用于苷类成分和糖类成分的分离 D.洗脱液可选用丙酮和氯仿等
E.可选用不同的洗脱液或不同浓度的同一溶剂洗脱 211. 检查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有 ABCDE
A. 熔点测定 B. 薄层色谱法 C. 纸色谱法 D. 气相色谱法 E. 高效液相色谱法 213.分子式的测定可采用下列方法 ACD A.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 B.Klyne经验公式计算
C.同位素峰度比法
D.高分辨质谱法 E.13C-NMR法
214.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BDE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质谱法 C.气相色谱法 D.紫外光谱法 E.核磁共振法
216. MS在化合物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是 ACD
A. 测定分子量 B. 确定官能团 C. 推算分子式 D. 推测结构式 E. 推断分子构象 217.质谱可提供的结构信息有 ABD
A.确定分子量 B.求算分子式 C.区别芳环取代 D.根据裂解的碎片峰推测结构式 E.提供分子中氢的类型、数目
218.各种质谱方法中,依据其离子源不同可分为 ADE
A.电子轰击电离 B.加热电离 C.酸碱电离 D.场解析电离 E.快速原子轰击电离
219.氢核磁共振谱(1H-NMR)在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是 BC A.确定分子量
B.提供分子中氢的类型、数目
C.推断分子中氢的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 D.判断是否存在共轭体系
E.通过加入诊断试剂推断取代基类型、数目等
220.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 ACE
A.结构类型 B.性质与剂型的关系 C.提取分离方法 D.活性筛选 E.结构鉴定
(三)填空题 [1-14]
1.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主要分离方法有:系统溶剂分离法 、 两相溶剂萃取法 、 沉淀法 、 盐析法 、分馏法 、 结晶法 及 色谱法 等。
2. 对于大分子化合物如多肽、蛋白质、多糖等常用 凝胶 色谱进行分离。 3. 天然药物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的 极性 有关,溶剂可分为 水 、 亲水性有机溶剂 和 亲脂性有机溶剂 三种。
5.溶剂提取法中溶剂的选择主要依据 溶剂的极性 、 被分离成分的性质 、 共存的其它成分的性质 三方面来考虑。
8.两相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混溶的溶剂中 分配系数 的差异来达到分离的;化合物的 分配系数 差异越 大 ,分离效果越 好 。
9.常用的沉淀法有 、 和 等。
10.乙醇沉淀法加入的乙醇含量达80%以上 以上时,可使 淀粉 、 蛋白质 、 粘液质 和 树胶 等物质从溶液中析出。
12.吸附色谱法常选用的吸附剂有 、 、 和 等。
13.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原理为 氢键吸附 ,适用于分离 酚类或黄酮类 、 羧酸类 、和 醌类 等化合物。
14.凝胶色谱法是以 凝胶 为固定相,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 分子量大小 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其中分子量 小 的成分易于进入凝胶颗粒的网孔,柱色谱分离时 后 被洗脱;分子量 大 的成分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网孔,而 先 被洗脱。
15.通过系统查阅 美国化学文摘(CA) ,判断已知或未知化合物。
16.大多数β-D和α-L的苷端基碳质子的偶合常数是在 6~8Hz 范围。 17. 苷的碳端基碳质子的化学位移在 4~6ppm 范围。
第三章 苷类 A型题 [1-20]
3.在水和其他溶剂中溶解度都很小的苷是 D
A. 氧苷 B. 氮苷 C. 硫苷 D. 碳苷 E. 酯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