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应怎样看待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P29
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的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31
(1)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所以文化是民族的。(2)各民族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文化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是: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意义或理解为必然性和重要性)P32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5、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和手段有哪些:(1)途径主要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活动(见第4课) (2)、文化传播的文化手段:(1)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与网络等发展阶段。 6、大众传媒包括哪些形式?主要功能是什么?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功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界限,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做?
(1)意义: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正确做法:我们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传统习俗,如元宵节看花灯等。第二: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如北京菊儿胡同。
第三: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如戏曲、文学(诗赋、散文等)、绘画、等;第四:传统思想 2、传统文化的特征:(1)相对的稳定性;(2)鲜明的民族性:
3、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影响(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促进国家的兴旺发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是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 (2)为什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1)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
文化的消极作用,民族、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个人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 (3)怎么办——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 A.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 B.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
剔除。
5、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文化发展与文化继承的关系? P43-p44
①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就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②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6、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思想运动、教育方式)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①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必要性)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可能性)
2、文化创新有什么意义(作用,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断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4、如何看待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创新在向世界时,我们应怎么做?)
①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新文化的过程。②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综合探究2:建立\学习型社会\
1、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型社会\?①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②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③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2、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3、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建立学习型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