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生活情境类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4:18: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生活情境类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

1`劝说词

【技巧指津】

劝说词是规劝对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口语表达。劝说时,既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又要使对方愉快地接受,因此,劝说词应做到委婉、明确,称呼对方要有礼貌,说话要客气,要用和对方商量的口气,要把劝说的理由明确告诉对方,切忌命令、强迫的口气。

第一步,确定劝说要达到的目的,即核心事件是什么;

第二步,简述劝说的理由,要充分,能从对方角度考虑,打动人心;

第三步,要注意修辞、句式、语气等方面的要求,最好能写得有一定的文采。 【经典考题】

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综合能力。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育英中学准备在高三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高中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你班钟华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30—50字)

解析: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劝说内容一方面要符合劝说词的特点,另一方面要符合同学的身份,还要特别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示例:

示例一:钟华,再美的珍珠,躲在贝壳里也显示不出它的价值。你有这么好的文章,不展示出来太可惜了。你说呢?

示例二:钟华,胆子大一点儿,大家都是同学。美文共欣赏嘛,读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吧。 【牛刀小试】

1.班上来了位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小李,学生赵明由于上课没有及时记笔记,受到这位年轻老师训斥,该同学由此和他发生语言冲突,这位年轻老师认为学生不尊敬他,而这位学生也认为老师有意针对他。对此,作为该班的班主任,你怎么处理才能重新焕发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不超过100字)

①你对这位年轻的同事说:小李啊,这位同学非常喜欢你的课,听得特别认真,所以记笔记就慢了点,这说明你的课很吸引他呢!

②你对这位学生说:赵明啊,李老师虽然年轻刚参加工作,但是毕业于名牌大学,专业优秀,工作认真,对你要求严格也是看好你学习的潜力呢!怎么样,用努力来表示下你对老师的敬意吧! 2` 评说词 【技巧指津】

评说词又称评价语,就是对某一事情或语段进行评价的话,评说时应正确理解材料,做到由表及里的理解,然后再明确自己的观点,评说语的语言应简练概括。

拟写评说词,第一步,简单概说评说的内容或者对象是什么;第二步,找准评说的角度,是手法还是效果,按照要求来选择;第三步,组织语言进行评说,剖析手法、效果,表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经典考题】

阅读下面三则广告词,从三则广告中选一则,对其创意或效果进行评价 (1)不同的酷,相同的裤。(李维牛仔裤) (2)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义务献血) (3)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英特尔公司) 问题:

解析:本题需要抓住“广告词”的特点就是为了宣传产品,要从表达效果角度入手,分析广告词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技巧来进行宣传的,注意从宣传的对象、宣传的受众、宣传的角度、宣传的手法等多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1)在年轻一代中,“酷文化”似乎是一种永不过时的文化,李维牛仔裤紧紧抓住这群人的文化特征,用“看似相同的裤,其实带着不同的酷”的广告打动那些时尚前沿的新“酷”族,保持品牌的新鲜和持久的生命力。

(2)每一位参加义务献血的人都会被这句广告语感动,虽然朴素无华,但却真实地反映了义务献血

的事实,同时又表达出一个接受义务献血患者的心声。

(3)“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一语双关,既突出了品牌又贴切地体现了奔腾微处理器的功能和澎

湃的驱动力。

【牛刀小试】

1. 一个男人邀请三个小男孩在雪地上玩一个游戏:“我待会儿站在雪地的那一边,等我发出信号后,你们就开始跑。谁留在雪地上的脚印最直,谁就是这场比赛的胜利者,可以拿到奖品。”

比赛开始了。第一个小男孩从迈出的第一步开始,眼光就紧紧地盯着自己的双脚,以确保自己的脚印更直。第二个小男孩一直在左顾右盼,观察着同伴是如何做的。第三个小男孩最终赢得了这场比赛,他的眼睛一直盯着站在对面的那个男人,更确切地说,是一直盯着他手中拿着的奖品。

请从三个小男孩的角度来评析这个故事蕴含的哲理。(不少于100字)

故事中的游戏象征着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生动形象,幽默中蕴含哲理。三个小男孩代表了三类不同的人。第一类,始终在努力,却没盯紧目标,往往吃力不讨好;第二类,始终亦步亦趋,不知道目标在何方,往往蹉跎了岁月;第三类,他们的眼中只有目标,于是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直的路线奔向目标,得到人生的“奖品”。

3`赏析语

【技巧指津】

赏析语,根据其写作动因的不同,可以分为自主性赏析和应试性赏析;根据其文字呈现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评论式赏析、点评式赏析、品评式赏析。综观考试赏析题目,大都属于品评式赏析。一般来说,品评式赏析和点评式赏析由于篇幅限制,文字大多在300字以下,因此必须抓住重点,以精练的语言给予评析,而不必展开去进行有关的叙述、描写。

拟写赏析语,首先是确定赏析的对象是什么、重点有哪些;其次是选取恰当、合理的赏析的角度;最后从该角度入手对其效果进行赏析,指出其手法之妙处,进行精练准确的评价即可。 【经典考题】

下面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湖北高考卷)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对一段景物描写的句子进行点评,属于点评式赏析。在点评内容上要注意“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这个要求。这样,我们可以从表达技巧的使用及其效果上思考这一问题。阅读语段,我们会发现,这段景物描写的重点是穷人家的墓地,而作者把“丛冢”喻为“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这使我们不难想象到贫与富、死与生的对立。

答案示例:坟墓像馒头的比喻,把贫与富、死与生的尖锐对立揭示得多么深刻,多么意味深长啊! 【牛刀小试】

1.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相传,林则徐幼时到姑父家去作客求学。当天夜晚恰逢有几位诗人来林则徐的姑夫家一起联诗对句。有一诗翁想考一考林则徐的学问,便看着眼前的星空和楼阁前的荷塘,出了一上联,说道: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小林则徐这下犯难了,但又不甘心放弃,他四目极望,只见一只大雁从不远处的楼阁边飞过,于是灵机一动,立即对出下联: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众人一听,纷纷拍手说上联出得好,下联对得妙。又夸赞小林则徐文才过人,前途不可限量。 请简要分析其出得好在哪里?对得妙又在哪里?

上联即景叙事,天上北斗七星,倒映在静静的湖中便成了十四点星光。空中水底连为一体,很有诗意,又隐含数学计算,既能测试小林则徐的文才,又能考其急才。下联即景应对,南楼的孤雁在明月照映之下,“带影”便成为“一双飞”了。而且对联寓含孤寂思念亲人之意,符合作客他乡的现实,极有情思,由孤到一双,也隐含数学计算,而且更为含蓄。反映了少年林则徐的聪颖机智,博学多才。

4`诙谐语

【技巧指津】

诙谐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是人类面临困境时减轻精神、心理压力和摆脱尴尬局面的方法之一。巧妙的诙谐语,可以帮助人们迅速适应环境,摆脱困境。

拟写诙谐语,第一步,找到尴尬局面或者难堪情况的原因所在,以寻找解困的突破口;第二步,要注意周围的语境,善于从中找到语言的凭借点;第三步,通过夸张、譬喻、双关等一系列的技巧,在机智的作答和善意的微笑中,揭示生活的哲理。语言要自然,顺理成章,不至于自欺欺人,故作掩饰。 【经典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山东高考卷)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正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解析:本题中诗人在学生面前不小心摔倒是很丢面子的事,怎样使自己摆脱尴尬的局面?只有使用机智而富有哲理的诙谐语。明确使用诙谐语及诙谐语的特点后,再根据材料所给的“给学生作学术报告”“在台阶摔倒”“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等信息,写出语意连贯、表达得体的句子。 答案示例: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学习、工作等)也如此。 【牛刀小试】

1.根据材料提供的语境,选出邱吉尔回答语具有诙谐幽默特点的一项(D )

温斯顿·邱吉尔是世界著名的政治领袖。他在担任英国首相期间,一次,他的政治对手阿斯特夫人对他说:“如果我是您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咖啡里放进毒药。”邱吉尔听了,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还好,幸亏您不是我夫人!

B.夫人,我真的为您丈夫感到担忧啊!

C.夫人,您的品位可真是别有新意、与众不同! D. 如果我是您丈夫,我一定会把这杯咖啡喝下去。

5`应变语

【技巧指津】

在日常口语交流或主持人主持节目中,情况千变万化,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时候需要人们临场发挥,用恰当的语言快速作出回答,这就是应变语。 拟写应变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顺水推舟,是顺应意外,化不利为合理的应变方式;

2.推波助澜,是在节目中别人表达突然“卡壳”,这时主持人及时地给予语言上的配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缩短冷场的间隔,避免对方窘困和尴尬的情况出现; 3.戏谑成趣,即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不小心出了洋相或发生意外情况时采用幽默的语言,化窘迫为轻松的应变语;

4.开诚布公,即人们不掩饰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向受众勇敢承认的方法,以自己的坦诚去改变自己在受众心目中留下的不良印象; 5.巧释词义。词语的多义性为我们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词义为应变提供了条件。巧释词义正是巧妙地赋予某个或某些词语以特定的意义的一种应变方法;

6.同义替换。思维和语言并不是一对一的。有时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思维内容,有时同一个内容又可用不同的语句形式表达,这时,它们表达的内容虽然相同,但表达的效果又并不完全一样。同义替换就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来随机应对;7.别解句义。自然语言是含混的,表现在同样一句话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因而我们有时可以根据需要对语句的意义作出巧妙解释。 【经典考题】

在班级组织的元旦联欢会上,为了活跃气氛,组织者穿插了一个有奖竞答的节目。主持人问:“三纲五常的‘三纲’指的是什么?”有一同学抢答道:“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此答案正好把三者各自的主次关系弄颠倒了,同学们笑成一片。 如果你是主持人,该怎样根据新时期人们社会关系的变迁,随机应变地把抢答者的错误答案进行一次全新的妙解呢?

解析:本题目可使用上述的“巧释词义”的技巧来进行解答。

答案示例:这位同学说的是“新三纲”。现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主人,而领导者不管官多大,都是人民的公仆,岂不是臣为君纲吗?当前,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这孩子成了父母的小皇帝,这岂不是子为父纲吗?现在,许多家庭中,妻子的权力远远超过了丈夫,妻管严、模范丈夫,比比皆是,岂不是妻为夫纲吗?

【牛刀小试】

1.请根据下面材料设置的情景,写出总理的应变语。(不超过30字)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面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别解句义)。”

6`婉拒语

【技巧指津】

婉拒语是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或不能接受对方求助或邀请的口语表达。“婉拒语”的中心是“拒绝”,但因对方往往是和自己有一定关系的人,故拒绝要照顾对方的面子,不使对方感到难堪,这就需要“婉”,即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拟写“婉拒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说出事实,不要采取模棱两可的说法,这样会导致对方因摸不清你的真正意思而产生误会;其次,千万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只要你能表示出尊重对方的意愿,率直地讲出自己的难处,相信对方会理解并谅解你的;最后,给对方留一个退路,留一个台阶下。

委婉拒绝别人的要求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有意推托、尽量回避、故意推延、善意撒谎、另有选择等方法。 【经典考题】

周末,你专程去看望在家养病的同学李明,李明一家人正准备打麻将,但三缺一,于是趁机邀请你凑个数,李明见此情景也帮家人说话。面对他们的盛情,你不能简单拒绝,那么,你打算如何既明确又得体地回绝?请写出你的话,不超过40个字。

解析:答案示例①中的“补课”,是为李明的学习着想,易打动他的父母;“改日再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给他们一家人留足了面子,也给自己留了条后路。②中的意思是不是不愿意,而是“没学会”;“还有急事要办”可使自己迅速脱身;“请多包涵”让对方无法责怪。

答案示例:①今天我专程来看望李明,想跟他聊聊天,帮他补补课,改天再来陪叔叔、阿姨,好吗?②真抱歉,我还没学会!再说看了李明,我还有急事要办,今天对不住大家,请多包涵。 【牛刀小试】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你是陈明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明个子比较高,所以你一直安排他坐在班级的最后一排。今天陈明的父亲来到你的办公室,在送给你红包的同时,要求将陈明的座位调到班级第三排,因为陈明近视看不清黑板,影响了学习。

你不想收红包,也不想将陈明调到第三排,请你拟出你的“婉拒语”,要求语言委婉,既能解决陈明的视力问题、学习问题,又在不调整座位的前提下,让家长满意、放心而去。不超过120个字。

陈 先生,你为孩子学习担 忧的心情我很能理解。陈明的学习问题我也很关注,我会联系各科任老师,为他进行一些课外辅导,帮他尽快赶上来。不过,陈明个子比较高,坐在第一排毕竟不合适。红包我不能收,还请你带回去,为孩子选配一副适合的眼镜,保护视力。

7`赞美语

【技巧指津】

赞美语主要是对人物事迹的抒情性表达。拟写颁奖词、赞美语这一题型具备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要力避奉承、阿谀,另一方面又要把对方的优点、长处和亮点充分显现出来,这是一对矛盾,如何在这对矛盾中恰当、得体而又不失文采地表达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下的说话能力和应变能力,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生活性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人文价值。

拟写赞美语,第一步,要明确赞美的对象,确定赞美的语气和方式;第二步,要搞清赞美的主要事件,确定赞美的缘由与方向;第三步,按照题目中的修辞、句式等要求来组织语言。最后,要注意字数限制,力求做到自然得体不矫情。 【经典考题】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湖北高考卷)

解析:本题拟写“颁奖词”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①内容,这两个人物中学教材中都有,要符合人物身份,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来叙述事迹;②情感,要热情洋溢地赞美;③语言,要有文采,富有激情,注意句式选用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案示例: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相如,千秋名扬!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牛刀小试】

1.据新闻媒体报道,在市中心最繁忙的街道上,有一只流浪狗被汽车轧死,它的伙伴另一只小狗一直守护在旁边几天几夜,路旁行人车辆纷纷为之感动,主动让道。

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对小狗的赞美之情。文字要有文采,富有情感。(不超过80字) 在这灰茫茫的街道上,你却散发出最亮的光芒;在这车流熙攘的都市里,你守护了一方可贵的宁静。小狗,你用行动告诉人们什么叫友谊,什么叫真诚,什么叫执著。

8`质疑语

【技巧指津】

质疑就是提出疑问,要求解答。

如何拟写质疑语,这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思考。形式上,质疑语一般要运用疑问或者反问句。如果用疑问句式,则需要提出对评论现象和问题的思考。如果用反问句式,则需要注意对评论现象和问题有着明确的观点倾向性。可以在反问的同时采取多重否定句的句式,增强质疑的气势。内容上,质疑语要针对评论的事物、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往往是材料所表达的观点的反面或者疏漏点。需要准确组织语言,客观、辩证、严谨,有理有据。拟写质疑语,第一步,找准质疑的对象、角度;第二步说明质疑的原因和理由;第三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经典考题】

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江苏高考卷) 赞成者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 质疑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

解析:本题最关键的是要写好赞成者的话;有了赞成者的话,质疑者的话就有了针对性。赞成者的话,可从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等方面考虑;质疑者的话,可与之一一对应,进行针对性地反驳。

答案示例:赞成者说:由家长接送,既可节省孩子的学习时间,又能增进两代人的感情(或: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 质疑者说:难道孩子不需要适当放松吗?(难道孩子们学得还不够吗?)这怎么不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呢?(难道家长能保障孩子一辈子吗?) 【牛刀小试】

1.某城市繁华路段的商业街两旁的人行盲道长期被车辆侵占,许多人都表示并不知道这就是盲道。虽然该城市的盲人也许并不多,但你作为记者却觉得这种现象很值得重视。现在你将采访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你将对此作出怎样的质疑呢?请写出你质疑的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求针对不同的主管部门选择不同的质疑角度,使用反问句来表述。(不超过40个字)

(1)质疑宣传部门:行人连盲道都不认识,这难道不是你们宣传部门应该进行广泛宣传的内容吗?

(2)质疑交通部门:侵占盲道现象由来已久,这难道不是你们的失职吗?

2.甲乙两软件公司由于业务、利益上的冲突,互相指责对方,大“打”出手。现在甲软件公司发出声明,要求同时安装两种软件的用户必须作出选择,如继续使用乙软件,则甲软件在客户电脑上不能运行,否则必须卸载乙软件。请对甲软件公司这种做法提出你的疑问。要求从两个不同角度质疑。(不超过40个字) (1)难道仅仅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顾广大用户的需要和感受了吗?

(2)这种二选一的方式是不是一种变相地对用户和其他软件公司的要挟呢?

搜索更多关于: 生活情境类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 的文档
生活情境类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l61r20mbr92i2p9mdf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