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广东专用)2014年高考化学 第十五章 第四节 化
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提升作业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13·天门模拟)实验室制氯气有如下几步操作:①在烧瓶内装入MnO2粉末;②塞好带导管和分液漏斗的双孔塞;③由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注入浓盐酸;④用铁夹固定圆底烧瓶;⑤检查气密性;⑥放好酒精灯;⑦点燃酒精灯;⑧放好铁圈和石棉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⑤⑥⑧①②③④⑦
B.⑤①②③⑧④⑥⑦ D.⑥⑧⑤①②④③⑦
2.化学实验中常将某些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或碱化。下列处理中正确的 是( )
A.检验KClO3中的氯元素,可加入AgNO3和稀硝酸
B.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
C.检验蔗糖在稀硫酸中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应先用NaOH溶液碱化后才能进一步检验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
时,先加氯化钡溶液后,再加稀盐酸酸化
3.(2013·贺州模拟)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有五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五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
①分别取样加入1 mol·L的盐酸溶液,看有无气泡产生
②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③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④分别配成溶液,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⑤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A.①③⑤ B.①⑤ C.②④ D.③
4.(2013·余姚模拟)为比较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能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的是( ) A B 方 案 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或产物 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产物分别为FeCl3和CuCl2 -1
- 1 -
C D 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热浓硫酸中 产物分别为Fe2(SO4)3和CuSO4 将铁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热的稀硝酸溶液中 铁片上、铜片上均有气泡产生 的颜色,而不是K的颜色,他设计了以下实
+
5.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的紫红色是Mn
验方案。请你判断下列方案与本实验目的无关的是( ) A.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的K无色
B.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 C.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紫红色褪去,表明MnD.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的固体质量减轻 6.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A B 实验目的 该物质一定是氨气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钠杂质 硝酸银溶液,过滤 C 该溶液一定含有大量碳酸根离子 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实验操作 该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向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为紫红色
+
+
向盛有少量的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D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 7.以下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比较镁、铝金属性:镁、铝(除氧化膜)分别放入4 mol·LNaOH溶液中 B.比较氯、溴非金属性: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 C.比较Cu、Fe的还原性:Cu加入FeCl3溶液中
D.比较高锰酸钾、氯气的氧化性:高锰酸钾中加入浓盐酸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A 应有乙烯生成 B
2+
-1
实验方案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向2 mL 1 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 - 2 -
-1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C 还原性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D 影响 1 mol·L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FeCl3溶液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将NO2球浸泡在冷、热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1-19.(2012·贵港模拟)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
B.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 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红色沉淀,说明X中不含有醛基
C.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呈紫色,说明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D.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说明Ksp[Cu(OH)2]>Ksp[Mg(OH)2]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实验室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稀盐酸,并且放入少量的铁粉 ②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③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④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
⑤工业上可用金属铝与V2O5在高温下冶炼矾,铝作还原剂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1.(10分)(2013·西宁模拟)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下列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 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蒸馏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1
2+
- 3 -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中存在着明显不合理的步骤及其理由是 。 (2)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 。
12.(12分)(2013·百色模拟)为了鉴别标签遗失的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溶液,将它们编号取样按下图所示的两个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1)写出试剂①的名称及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试剂① ,A ,B 。
(2)本实验若将步骤Ⅰ与步骤Ⅱ颠倒,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三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
13.(18分)(能力挑战题)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探究一】实验方案:铝镁合金是 。 实验步骤:
(1)称取5.4 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mL 2.0 mol·L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NaOH溶液的体积V≥ 。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高”或“偏低”)。 【探究二】实验方案:铝镁合金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实验装置:
-1
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