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诊疗规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6:47: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医理疗科诊疗规范

(一)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概述】

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以L4-5、L5-S1间隙,发病率最高。属中医之腰痛病、痹病范畴。 【临床表现】 一、症状与体征

1.腰痛与放射性腿痛 特点:①.根性放射痛。②.疼痛与腹压有关。③.疼痛与活动、体位有明显关系。

2.跛行患肢不能正常迈步及负重,常需扶拐行走。 3.腰肌痉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 4.棘突间旁侧压痛与放射痛。 5.神经功能损害。

①运动: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②感觉:受累神经根分布区可出现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③反射减弱或消失。 二、常用检查方法及体征

1.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征)阳性, 2.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3.屈颈试验及挺腹试验阳性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及风湿组合加肝肾功能

2.X线检查:腰椎正侧位片,腰间盘CT或MRI 【诊断】

参照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执行: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曲度变直,病变椎间隙可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膨出)部位及突出(膨出)程度。 附西医日本 McCulloch诊断标准(1980年)

(1)腿痛比腰痛明显,疼痛主要局限于坐骨神经或股神经支配区; (2)神经分布皮区感觉异常;

(3)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角度小于正常的50%;或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4)具备肌肉萎缩、无力、感觉减退以及腱反射减弱等4项中的2项; (5)与临床表现相符的影像学特征(MRI、CT显示椎间盘突出)。

现代医学必须将症状、体征和影像资料结合一起考虑分析,确保三者一致。1. 侧别一 致:绝大多数腰椎在影像上突出的侧别与症状和体征是一致的;2. 水平一致:CT示椎间盘突出的水平(间隙),受累神经与主诉区域和体征反映的病变神经是一致的;3. 程度一致:一般影像显示突出越大,临床表现体征越重,但不绝对,还受突出椎间盘和受压神经根的位置关

系影响。 【鉴别诊断】

1.腰椎结核:下段腰椎结核病灶波及椎管或神经根,出现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患者有乏力、低热等结核中毒症状,血沉加快,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及冷脓肿等。

2.强直性脊柱炎:表现腰痛、腰背僵硬和腰部活动受限,X线检查可见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变窄和直征象,脊柱周围韧带钙化,椎体呈竹节样改变,HLA-B27阳性。

3.腰椎管内肿瘤:可有神经根、马尾综合征症状体征,少数出现单侧下肢症状,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混淆,MRI检查可确诊。

4.椎体肿瘤:腰椎是转移瘤好发部位,中老年患者出现剧烈腰背疼痛需引起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原发或继发性肿瘤均可发现椎体及附件发生溶骨性破坏,椎间隙常无变化。ECT显示核素异常浓聚,MRI可见低信号。

5.骨质疏松症:可引起腰痛,发生病理性骨折者疼痛明显,其疼痛范围广泛,可涉及整个腰背部及双腿,严重者卧床不起。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可出现相应体征。X线、CT及骨密度检查可确诊。

6.骶髂关节综合征:无明显放射痛,无肌力、感觉及反射改变,压痛点在骶髂关节,不在棘突旁。

7.梨状肌综合征:臀部压痛、臀肌萎缩、梨状肌紧张、无棘突压痛。 8.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弯腰痛缓、症状多、体征少。 【中医证候分类】

参照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执行:

1.血瘀证:腰腿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证: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疗】 一、保守治疗 1.适应症:

①初次发作,或病程短者。

②病程较长,但症状体征较轻者。 ③经影像学检查突出物较小。 ④不能施行或不同意手术者。 2、方法:

①卧硬板床休息

②针刀闭合松解治疗 按“广元市中医院针刀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对棘上、棘间、横突间肌、神经根外口及卡压的皮神经出口进行针刀闭合松解,每周1次,一般不超过3次。 ③侧隐窝注射治疗加臭氧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

④在辩证中分别选用身痛逐瘀汤,当归四逆汤,二妙散合桂枝芍药知母汤,独活寄生汤,在辩证中使用通络腰腿痛胶囊等中成药

⑤辩证使用针灸、推拿、局部药物透入及牵引等治疗,以求进一步松解粘连。 ⑥急性期后予以桥式运动及飞燕式功能锻炼。 二、手术治疗

1.至少三个月的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有不完全性截瘫症状者。 3.合并脊柱严重滑脱者。

4.其他原因不能进行非手术治疗者,但必须影像学上证实有明确的突出物压迫神经根。 【护理注意事项】

1.观察生命基本体征特别是下肢感觉; 2.注意刀口周围渗血、水肿、防感染; 3.卧床休息3~5天,下床需佩戴腰围; 4.后期加强腰脊肌锻炼预防复发。 【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1.对纤维环破裂者、突出较大的主张传统手术。

2.复发问题关健在瘥后复发,关键在健康教育,我们已编著了健康教育知识手册。

3.对间盘突出引起的足下垂、麻木不仁中医治疗较慢,在补气化瘀的同时可借助针刀解决卡压和维生素及神经营养剂。

4.中医临床辨证往往几证夹杂,多以一证为主兼顾其它。 【疗效测定】

1.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肌力、感觉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2.好转:原有症状减轻,肢体功能改善。 3.未愈:症状无改善。 (二)

三、合理服药,补益丸剂宜早晚饮后各服1次,服药后感口干可用淡盐水送服。烫剂补益药宜用文火煎。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一、一般护理:

(一)按照病情和证侯分型分配病室和床位。 (二)腰痛病人应睡硬板床,床褥可稍厚。

(三)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腰部也不能过度活动及负重;慢性腰痛不甚者,适当进行腰部活动,以疏通气血,舒展筋络,而痛可缓解。 (四)一般腰痛病人饮食不必特别限制。可随病人的喜好配膳。

(五)腰痛易反复发作,医护人员应多安慰患者,讲解有关本病的知识,如使其了解如何预防和加强锻炼,使病人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六)除内服中药治疗外,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拔火罐、贴膏药、红外线照射等方法综合治疗,以提高效果。针灸常用穴位有中渚、合谷、肾俞、三阴交、关元、中极、足三里等。

(七)肾虚腰痛有肾下垂时,可用腰带,腹带托起固定。 二、辩证施护: (一)血瘀证:

主证:腰腿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施护:

1、可适当多食山楂等具有活血作用的食物,忌食寒凉之品,如雪梨、苦瓜等。

2、可配合拔火罐、艾炙,或照红外线灯,防止烫伤皮肤,严格掌握治疗时间。 3、中药汤剂宜温热服。 (二)寒湿证:

主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施护:

1、避免在潮湿寒冷环境下工作,及时更换湿衣服鞋袜,避免久坐,弯腰。 病室环境宜干爽、整洁、阳光充足,通风,室温适宜。

2、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背部和腰部的保暖,夏天不宜睡凉席,不宜在寒冷季节或阴雨天气到室外活动,慎起居,防感冒。

3、可配合拔火罐、艾炙,或照红外线灯,防止烫伤皮肤,严格掌握治疗时间。

4、可遵医嘱用追风油、红花油等涂搽按摩,或用散剂加开水调成药液熏洗腰部,用以祛风通络。应用蜂蜜或白酒,加温经通络类药粉,开水调查拌药粉成糊状,敷于患处,注意外敷药温度不宜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5、饮食忌食生冷、寒凉之物如:水瓜、凉瓜、冰淇淋、白菜等。宜食温性祛风之食物,百花蛇煲去皮鸡,当归红枣煲羊肉,乌梢蛇生姜煲瘦肉汤。或饮适量蛇酒,五加皮酒,以温以祛风,散寒通络。 (三)湿热证:

主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施护:

1、病人的床位应设在比较凉爽的地方,但不宜直接吹风。

2、饮食应以清热疏利食品为主,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多食绿豆、冬瓜、香蕉、西瓜等 3、中药宜温服。

4、局部忌用温热疗法。如灸法、热敷。 (四)肝肾亏虚证:

主证: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施护:

1、饮食宜温补肝肾,如附子干姜煲羊肉、杜仲煲猪肾猪脊骨等,忌食辛辣,肥腻之品。 2、保持病室环境安静,空气清新,整洁舒适,室温适宜。 3、活动或工作时使用腰围保持腰部。

4、温热药类如用膏药贴敷患部,一般12小时更换一次,观察患部皮肤情况,发现潮红,瘙痒,应立即停用,并用温水抹净局部皮肤扑上爽身份,必要时遵医嘱外涂抗过敏药膏。 5、针对不同的情况,耐心地做好心理疏导,减少患者的忧虑不安,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教育指导

一、慎起居,注意保暖,防寒避暑湿,勿当风受凉。

二、恢复期患者宜多卧硬板床休息,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增强腰背肌力,3个月内避免弯腰,6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做突然转动腰部的强迫性动作。 四、肾虚者应节制劳欲,以使肾气尽快恢复 二、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护理方案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搜索更多关于: 诊疗规范 的文档
诊疗规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lc0e4cns27wp9820sz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