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答案】(1)A、C; 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 (2)BCD;(3)2.0; 小于;(4)13.6;15.
【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或者量取、溶解或者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用不到的仪器:平底烧瓶、分液漏斗;还缺少的仪器: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
3
- 9 - / 17
考点:考查溶液配制
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相关的计算 mnMm
1、定义式:c===
VVMV
n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在1 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即c=,所以在求物质的
V量浓度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①求溶质的物质的量,②求溶液的体积。 2、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
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溶液为1 L或100 g)进行求解,假设溶液为1 L可推导出: c=
1000(mL/L)×ρ(g/cm3)×ω
M(g/mol)
c(mol/L)×1L×M(g/mol)ω=×100% 1000(mL/L)×ρ(g/cm3)3、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的换算公式:
- 10 - / 17
1000(mL/L)×ρ(g/cm3)×S(g) c=
(100+S)(g)M(g/mol)
4、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000(mL/L)×ρ(g/cm3)×V(L)
M(g/mol)×V(L)+22.4(L/mol)×V(H2O)×1(g/ml)【注意事项】 c=
1.气体溶于水,溶质是该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NH3溶于水后主要溶质是NH3·H2O,但以NH3计算。
2.气体溶于水,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更不是气体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应根据V=m(气体)+m(溶剂)
进行计算。
ρ
【典型例题4】(1)将117 g NaCl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该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某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密度为ρ1;另一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密度为ρ2,将它们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3,则混合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答案】(1)2 mol/L; (2)
1000V?;(3)A;(每空2分)
(MV+2240)(c+c)?(c1+c2)?31000(c1+c2)?3c+c B.12 C.123 D.
?1+?21000(?1+?2)?1+?2?1+?2【点评】理解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的含义,是进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键,根据题意,分析题目所给条件,选择恰当的公式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表达关系以及单位之间的
- 11 - / 17
换算。
【迁移训练4】【百强校·2016届厦门一中12月月考】某一元弱酸H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t℃时,将ag HA完全溶解于水中,得V mL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其中溶液pH=b。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t℃时,HA的Ka=10
-2b
3
/1000a/MV
-1
B.物质的量浓度:c(HA)=1000a/MV mol·L C.t℃时,HA的溶解度:S=100a/ρV g D.HA的质量分数:ω(HA)=(a/ρV)×100% 【答案】C
考点:考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密度、质量分数的换算关系
【典型例题5】下列哪些量为已知条件时,可用于求物质的量浓度?先找出有关组合(填代号),再写出由这些量求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每种情况最多只能选择三个量)。 ①溶液体积V(L) ②溶液的密度d(g·mL-1) ③溶质的摩尔质量M(g·mol-1)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w ⑤溶质的质量m(g) ⑥气态溶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 第一种情况:已知________,则c=________mol·L-1; 第二种情况:已知________,则c=________mol·L-1; 第三种情况:已知________,则c=________mol·L-1。 【答案】①③⑤
mV′1 000dw ;①⑥ ;②③④ MV22.4VM
【解析】本题充分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基本公式的应用。综合分析题目给出的六个物理量即可作出分析: 情况 可利用条件 推导公式 - 12 - /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