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组织应建立、实施、保持和更新前提方案, 以助于预防和/或减少产品、产品加工和工作 □ 合 格 □ 一般不合格 □ 严重不合格 环 境中的污染(包括食品安全危害)。 8.2.2 前提方案应: a) 与组织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相适宜; b) 与组织运行的规模和类型、制造和(或)处置的产品性质相适宜; c) 无论是普遍适用还是适用于特定产品或生产线,前提方案都应在整个生产系统中实施; d) 8.2 前提方案 获得食品安全小组的批准。 8.2.3 当选择和(或)制定前提方案时,组织应确保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双方同意的顾客要求得到识别;组织应考虑: a) ISO/TS 22002 系列标准的适用部分; b) 适用的标准,操作规范和指南。8.2.4 在制定前提方案时,组织应考虑: a) 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构造和布局; b) 包括分区、工作空间和员工设施在内的厂房布局; c) 空气、水、能源和其他基础条件的供给; d) 虫害控制、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和支持性服务; e) 设备的适宜性,及其清洁、维护保养 的可实现性; f) 供应商批准和保证过程 (如原料、辅料、化学品和包装材料); g) 来料接收、贮存、分销、运输和产品的处理; h) 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 i) 清洁和消毒; j) 人员卫生; k) 产品信息/消费者意识l) 其他有关方面。 ? 成文信息需规定前提方案的选择、制定、适用 的监控方式和验证。
8.3 可追溯性系统 可追溯性系统应能够唯一地识别从供方的进料到终产品初次分销的途径。当建立和实施可追溯系统 时,至少应考虑以下: a) 所接收的原料、辅料和中间产品的批次与终产品的关系; b) 原料/产品的返工; c) 终产品分销。 □ 合 格 □ 一般不合格 □ 严重不合格 组织应确保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得到识别。 验证和测 试可追溯性系统的有效性。 应按规定的期限保留成文信息,作为可追溯性系统的证据,至少包括产品的保质期。组织应 8.4.1 总则 □ 合 格 □ 一般不合格 □ 严重不合格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制定程序以应对能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并与组织在食品链中 的作用相适宜。 应建立和保持成文信息,以管理这些情况和事故。8.4.2 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处理 组织应: 8.4 应急准备a) 响应实际的紧急情况和事故,通过 1)确保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得到识别; 和响应 2) 内部沟通; 3) 外部沟通(如供应商,顾客,适宜的监管机构, 媒体); b) 根据紧急情况或事故和潜在食品安全影响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减少紧急情况带来的后果; c) 在可行的情况下定期测试程序; d)在发生任何事故、紧急情况或测试后,进行评审 并在必要时更新成文信息。
8.5.1.1 总则 为进行危害分析,食品安全小组应收集、保持和更新成文的预备信息,这应包括但不限于: a)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 b) 组织的产品、工艺和设备; c) 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 ? 8.5.1.2 原料、辅料和产品接触材料特性组织应确保所有适用于原料、辅料和产品接触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