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体中发现原矿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其自然状态特征如下: 条带状矿石:主要是由不同颜色和不同结晶程度的玉髓条带构成原矿,主要颜色有红、黄、白三种。原矿的块度大小不一,直径从几公分至一米,一般不超过2米,这类矿石的厚度一般不超过20cm,重量不超过100公斤。
角砾状矿石:主要不同颜色和不同结晶程度的玉髓和石英块体胶结而成的不规则角砾状矿石。块度一般较大,可达1-2米,其它特征与条带状矿石相似。
块状矿石:由单一的一种颜色或一种结晶程度的玉髓组成的较为均一的矿石。这类矿石块度一般较小,不超过50cm,其它特征与上述矿石相似。 2、籽料
是山料经漫长的风化和流水搬动作用而形成,位于河床内或曾经位于河床内,通常呈水蚀卵石,外部有皮壳包裹,内部矿物成分、结构、颜色分布等均难判断,属次生矿。
3、水冲料(也称山水料、水料、山流水等)
介于山料与籽料两者之间,即经风化剥蚀搬运距离不远,产于残坡积物中的黄龙玉砾石。棱角清晰,外部有皮壳包裹,内部矿物成分、结构、颜色分布等均较难判断,属于次生矿。
从上述三种主要料种的成因可见,籽料由于经过了漫长的风化和流水搬动作用,其稳定性、硬度、完整程度较差的部分已经在搬运、冲刷过程中被磨损,余下的是质地最硬、完整性最好、最稳定的精华部分,所以籽料是经过了自然界“大浪淘沙”所剩余的精华,是黄龙玉料中最好的
料种;而山料,没有这种自然筛选的过程,稳定性差;水冲料介于两者之间。
五、原生黄龙玉矿石品级
珍品:石质细腻通透,结晶颗粒小于0.05㎜左右,半透明—透明,油脂光泽、杂质少,块度大于40×20×10㎝,裂纹少,色泽为白、黄中呈现块块红或丝丝红,可制作手镯、挂件、手玩件、摆件等任一品种。 特级品:石质细腻,结晶颗粒0.05—0.1㎜, 半透明,腊状光泽,杂质少,质地温润光滑,颜色呈蜜腊黄,纯而滋润,块度大于30×15×8㎝,裂纹少,可制作手镯、挂件、手玩件、摆件等任一品种。 一级品:石质粗细相间,结构不均一,裂纹较多,块度大于30×15×8㎝,在同块石料中有透明部份也有不透明部份,但颜色丰富,搭配巧妙美观,可雕刻制作为摆件。
二级品:石质粗,颜色丰富,造型奇特,经切割打磨后作为观赏石,块度大于30×15×8㎝。
六、黄龙玉价值是与非
1、亮点:黄龙玉的价值亮点我个人认为主要在如下方面:
黄色:可以说,黄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代表色,从黄土高原到黄河、黄山;从黄帝到黄色的脸,黄色的灿烂有着太阳的光辉,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黄色有金色的光芒,是一种鼓舞人的色调,它象征着财富和权利是令人骄傲的色彩。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黄金、黄袍、黄马褂、金黄色的龙椅、龙床、宫殿??几乎跟黄色有关的东西都成了尊贵、富有权利的象征。以黄色为主色调的黄龙玉的发现,正迎合了中
国人的上述民族情节,从一出现就被受国人喜爱,黄龙玉的黄色有许多种,主要的有:鸡油黄、水淡黄、金黄、菊粉黄、桃粉黄、橙黄等等,还有红色、白色、青白色、荔肉色、黑色、灰色、艾叶绿、湖蓝色等,可谓色彩斑斓,是其它玉种难以媲美的,这是黄龙玉的最大亮点。 质地:许多人认为,从色、透、水等外观质地来讲,黄龙玉并不亚于翡翠,高品质的黄龙玉其外观质地可以和任何玉种相媲美,这是黄龙玉让人喜爱的主要原因。
硬度:黄龙玉的硬度适中,即便于雕琢,又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这一特性与翡翠一致,具备高档玉石的硬度条件。
稀罕:目前发现的黄龙玉矿,仅分布于龙陵县象达、龙新两乡境内不到2平方公里范围内,其分布面积和储量均比翡翠还小,符合“物以稀为贵”的条件。
2、瑕疵:影响黄龙玉自身价值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成分:黄龙玉的成分为玉髓,属于石英质玉石的一种。石英质玉石是以矿物石英为主的集合体,其基本性质与单晶石英大致相同。但由于结晶程度、颗粒排列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形成了众多不同的石英质玉石品种。如晶质石英质玉石主要有东陵石(亦称印度玉)、密玉(亦称河南玉)、京白玉(产于北京市郊)、贵翠(产于贵州大厂)、马来西亚玉(一种结构较细的染色石英岩,主要用来仿冒翡翠的仿制品);隐晶质石英质玉石包括绿玉髓、鸡血石、玛瑙、碧玉等。由于石英质玉石是一种数量较大,但价值不很高的中低档玉石,严重影响黄龙玉的升值空间,是黄龙玉的致命弱点。
密度:由于黄龙玉其成分为石英质“玉髓”,其密度与石英一样,密度较低,难与翡翠、和田玉等高档玉石相比,其密度和成分均无特殊性,相似玉种多,易被其它石英质玉假冒,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黄龙玉的价格攀升。
最后我要说,黄龙玉是中国不可多得的新玉种,虽然她的成分和密度不太令人满意,但从2004年发现她的那天起,她的黄色光芒将永照华夏大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