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5:57: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

附表1-2

调查方式:踏查

样线(样带)调查 长度 m 宽度 m 调查株数 (株)目的树种所占比例 样方调查 面积 × m 调查株数 (株)目的树种所占比例

树高目的树种(序号) 层次 树(m龄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树高胸径生长情况 (cm) (序号) 次 龄 ) 目的树种层树(m胸径生长情况 (cm)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平均值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伴生树种比(名称) 例 龄 树树高胸径(m(cm) ) 生长情况 伴生树种比(名称) 例 龄 树树高胸径(m(cm) ) 生长情况 生长情况 生长情况 灌木(名称) 草本(名称) 附录A ××省林木种质资源报告(参考提纲)

第一章 基本情况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一、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植被与野生动植物、

土壤。

二、社会经济条件: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基础设施。 三、调查概况:汇总现状主要指标,以便了解总体概貌。 第二章 调查工作简介

调查用图准备、组织准备、调查技术资料、用具与文具准备、宣传发动与技术培训、室内区划与外业调查、外业辅导与质量检查验收、统计汇总与成果报告编制、成果评审验收等工作过程的起止时间、具体做法。

第三章 资源现状

一、野生林木种质资源。

二、林木良种基地(包括种子园、采穗圃、母树林、优树收集区、试验林等)内的种质资源。

三、植物园、树木园、物种园等内的林木种质资源。 四、林木品种(包括林木良种、农家品种等)。 五、古树名木。 六、引进树种、品种。 第四章 综合分析

总体情况比较,突出优势、特色;对本省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现状、利用潜力进行客观分析和综合评价。

第五章 建议

一、原地与异地保护总体设想。 二、重点树种种质利用计划设想。

随意编辑

、地形因子精品文档

附录B(资料性附录)环境因子分类标准

随意编辑

1

精品文档

1.1地貌 按大地形确定所在的地貌,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几大类。

1.极高山:海拔≥5000m的山地; 2.高山:海拔为3500—4999m的山地; 3.中山:海拔为1000—3499m的山地; 4.低山:海拔<1000m山地;

5.丘陵:没有明显的脉络,坡度较缓和,且相对高差小于100m; 6.平原:平坦开阔,起伏很小。 1.2坡向:地面朝向,分为9个坡向。 1.北坡:方位角338°~360°,0°~22°; 2.东北坡:方位角 23°~ 67°; 3.东坡:方位角68°~112°; 4.东南坡:方位角113°~157°;

5.南坡:方位角158°~202°; 6.西南坡:方位角203°~247°;

7.西坡:方位角248°~292°; 8.西北坡:方位角293°~337°; 9.无坡向:坡度<5°的地段。

1.3坡位:分脊、上、中、下、谷、平地6个坡位。

1.脊部:山脉的分水线及其两侧各下降垂直高度15m的范围; 2.上坡:从脊部以下至山谷范围内的山坡三等分后的最上等分部位; 3.中坡:三等分的中坡位; 4.下坡:三等分的下坡位;

随意编辑

搜索更多关于: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 的文档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ljqp0tqyt5gf8x599ez10e609m87w01bck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