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学号: 级班 业专业:封专 名)姓题 答班级: 要 号不 考 内密 线姓名: 封 )密心( . 中 习 学 ( 站 导 辅
南 阳 理 工 学 院 试 卷
课程: 《住宅设计与居住区规划》(A卷)
评卷人: 复核人: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合计 得分 注:1、本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案无效。 一、名词解释(6分*5=30)
1.邻里单位: 2.千人指标: 3.服务半径: 4 住宅区容积率: 5 雷德朋系统:
二、选择题(2分*5=10分) 1.问卷调查最有效的关键是( )
A 提问方式 B问卷设计 C问卷数量 D字体大小和颜色 2 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属于哪类用地( )
A R B C2 C R2 D R3 3 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声标准为( ) A 30-40分贝 B 35-45分贝 C 35-40分贝 D 40-55分贝 4 哪一个不属于住宅区绿地的三大功能( )
A 美观功能 B 使用功能 C 生态功能 D 景观功能
第1页,共1页5居住区内道路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 ),但坡长不能超过( )米。
A.8.0%;50 B.8.0%;20 C.3.0%;20 D.3.0%;50 三、简答题(8分*5=40分)
1.住宅的群体组合中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哪几个?并且要写出每种形式的优缺
点。
2 住宅区的路网布局规划的特点 3 住宅区工程管线综合的原则 4,住宅区道路的分级及其宽度:
5.默写出居住区用地平衡表,并说说平衡表的作用 四、论述题(20分*1=20分)
1、结合本学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实例阐述居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之间的相同点和异同点。
线 学号: 级班 业专业:封专 名)姓题 答班级: 要 号不 考 内密 线姓名: 封 )密心( . 中 习 学 ( 站 导 辅
南 阳 理 工 学 院 试 卷
课程: 《住宅设计与居住区规划》(A卷)
评卷人: 复核人: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合计 得分 注:1、本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案无效。 一、名词解释(6分*5=30)
1.邻里单位: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了以控制居住区内部的
车辆交通、 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为出发点的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改变城市传统居住区的缺陷。
2.千人指标:是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3.服务半径:服务半径是指设施服务范围的空间或时间距离
4 住宅区容积率: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平方米) 5 雷德朋系统:即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这种系统由车行与步行两套独立的道路
系统组成,首次在美国的雷德朋小区规划中采用并实施。
二、选择题(2分*5=10分)
1.问卷调查最有效的关键是_B__
A 提问方式 B问卷设计 C问卷数量 D字体大小和颜色 2 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属于哪类用地_C__
第1页,共2页A R B C2 C R2 D R3 3 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声标准为_B__
A 30-40分贝 B 35-45分贝 C 35-40分贝 D 40-55分贝 4 哪一个不属于住宅区绿地的三大功能_A__
A 美观功能 B 使用功能 C 生态功能 D 景观功能 5居住区内道路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 ),但坡长不能超过( )米。 B A.8.0%;50 B.8.0%;20 C.3.0%;20 D.3.0%;50 三、简答题(8分*5=40分)
1.住宅的群体组合中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哪几个?并且要写出每种形式的优缺点。
1、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楼按照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布置。特点:构图强烈,规律性强,线形布局有利于服务设施的高效分布,有利于采用高能效的交通模式。缺点:形式单调,识别性差,易产生穿越交通,产生视线干扰和阴影遮蔽的问题。
2、周边式:住宅沿街坊道路周边布置,有单周边和双周边两种布置形式。特点: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内部安静,具有内向集中的空间,有利于邻里交往,节约用地。缺点:对地形的适应性差
3、点群式:围绕组团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或水面有规律或自由的布置,形成丰富的群体空间。特点:日照、通风好,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缺点:外墙面积大,太阳辐射较大,视线干扰大,识别性较差。
4、院落式:将住宅单元围合成封闭的或版封闭的院落空间。特点:便于邻里交往和布置老年与儿童活动场地,提高容积率。缺点:转角部分易产生阴影。 5、混合式:指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或院落式,其中二种或数种结合或变形的组合形式。特点:空间丰富,适应性广,组成空间多变的住宅组群。
6、自由式:在群体布置时,形成似围非围的相互流动的院落空间效果,在地形起伏变化的地段因地就势,适于采用自由式的布置形式。 2 住宅区的路网布局规划的特点
1)顺而不穿,保持住宅区内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
2)分级布置,逐级衔接,保证住宅区交通安全、环境安静以及居住空间领域的完整;
3)因地制宜,使住宅区的路网布局合理、建设经济; 4)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
5)空间结构整合化,构筑方便、系统、丰富和整体的住宅区交通、空间和景观网络;
6)避免影响城市交通。
3 住宅区工程管线综合的原则
1)各类管线布置应整体规划,近远结合,并预留今后可能建设的工程管线的管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