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金刚经》
佛陀说:“睡觉发生在身体,我对它保持警觉。睡觉来临,它已经来了,它定下来,现在身体放松下来,四肢放松下来,但是我的觉知保持明亮。”
静心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事,它并不是说你每天做一次,然后就结束了,它必须变成你的味道,它必须变成你的气氛,不管你在哪里,或是你在做什么,它都必须围绕着你。
??很有觉知地把他的注意力放在他的前面,然后很多和尚都来到神圣的主所在的地方向他顶礼,向右边绕三圈之后,就找一个角落坐下来。
向一个佛问问题需要某种态度,唯有加此,你才能够接收到那个答案。并不是说佛陀不给那个答案,你可以很不尊敬地问,佛陀也会给那个答案,但是你接收不到它。所以问题不在于说唯有当你很尊敬,佛陀才会给那个答案,不管怎么说,佛陀都会给那个答案,但是如果你没有非常尊敬、非常谦虚、非常具有接受性、非常女性化,你将会错过它。你如何问那个问题决定你是否能够接收到那个答案。
你是怎么问的,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情问??你具有接受性吗?你是否只是出于好奇?你是从你累积的知识来问那个问题,或者你的问题是夭真的?你问问题是否只是要测验一下这个人知不知道?你是从一种具有知识的状态在问或是从一种不知道的状能去问?你是否很谦虚、很臣服?如果对方将那个礼物给你,你有准备好去接受吗?你有敞开心灵吗?你会去欢迎它吗?你会将它带到你的心吗?你会让它成为你心里面的一颗种子吗?对一个佛问问题并不是对一个教授问问题,它需要在你里面具有某种品质,唯有如此,你才能够受益于它。
然后很多和尚都来到神圣的主所在的地方向他顶礼,向右边绕三圈之后,就找一个角落坐下来。
绕三圈象征三个体,第一圈代表肉身体,代表你可以看到的那个身体,那是用你的感官可以知道的。佛陀的。身也很美,它是神所居住的地方,所以第一圈是对第一个体——肉身体的致敬,第二圈是对第二个体——喜乐体的致敬,第三圈是对真理体——佛性的致敬。
这三圈同时象征着其他的事。在佛教里面有三个庇护所、三个避难所。“我在佛里面避难,我在僧团里面避难,我在道里面避难。”这三圈同时也象征着这三个。
当一个人来到佛陀那里问任何事,他必须有归依和避难的心,他必须具有这种状态的头脑,他必须融入佛陀,他必须说“我准备要在同一个波长之下震动”。“我在佛陀里面避难,你就是我的庇护所,我以一个门徒来找你,我知道说我不知道,所以我来找你,我在无知的状态下来找你,我向你鞠躬,我承认你知道,而我不知道,所以我准备接受任何你认为你要给我的。”
“我在僧团里面避难,在社区里面避难。”因为一个佛只是过去和未来所有诸佛的代表,一个佛是进入所有佛的门。你可以称他们为佛、基督或克里虚纳,这些都没有任何差别,这些只是不同的传统下所给予的不同名字。
所以第一个就是在这个你面前的佛里面避难,第二个就是在所有的佛,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的佛里面避难;第三个就是在道里面遇难——道是一个使人成佛的主要本性。那个醒悟的艺术就是道、真正的宗教。
在那个时候,长老须菩提来到了那个聚会,坐下来。
须菩提是佛陀的大弟子之一。然后他从他的座位上站起来,阿南达说——他再度重复那整个事情,因为须菩提也不是普通的人,他几乎就是一个佛,就在那个边缘,随时都会成佛,所以阿南达再度重复。
然后他从他的座位上站起来,将他上半身的袍放在肩膀的一边,右膝盖着地,双手合掌,身体前倾,向神圣的主致敬。他告诉神圣的主说:“大棒。!喔!神圣的主,简宜棒极了,喔!至行尊者,那些伟大的菩萨们得到了如来多么大的帮助。主啊!那些要走菩萨道的人要如何站立(自处)、如何进展、如何控制他们的思想?”
须菩提已经非常接近佛性。他是一个菩萨,菩萨的意思是一个准备要成佛的人,他已经很接近,只要再一步,他就会成佛。菩萨意味著菩提本质或菩提本性已经到了九十九度,在一百度的时候他就会蒸发。但菩萨是一个想要在九十九度的阶段再停留久一点的人,好让他可以出自他的慈悲来帮助人们,困为一但他跳上了一百度,他就走到了彼岸......他就走了,走到了彼岸再彼岸,然后他就很难再跟生活在此岸的人接触。
- 8 -
解《金刚经》
在九十九度这个点上的人能够给予最大的帮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尚未成道,他们知道那些没有成道的人的方式,他们知道那些没有成道的人的语言,他们还跟他们在一起,但是在另外一方面而言,他们已经有百分之九十九走向彼岸,只剩下百分之一使他们跟众生还有连结。
所以菩萨是一个很接近佛性,但是仍然试着要停留在此岸久一点来帮助人们的人。他已经到达了,他想要来分享他的成就,他已经知道了,他想要来分享他所知道的。别人跌倒在黑暗里,他想要跟他们分享他的光和他的爱。
须菩提是一个菩萨。阿南达以他在描述佛陀时同样的方式来描述他。
然后他从他的座位上站起来......想象一个菩萨站起来,他是全然的觉知,他并非只是象一个机械人一样地站起来,每一个气息他都可以觉知到,完全觉知到,没有一件事在经过的时候他不知道,他经常保持观照。基督教的传统称之为“恢复冷静”,佛教徒称之为“沙马沙提”——正确的观照。观照或恢复冷静,成为冷静的,冷静地生活:沙马沙提——在每一个行为里都很有意识。 他从他的座位上站起来,将他上半身的袍放在肩膀的一边,右膝盖着地,双手合掌,身体前倾,向神圣的主致敬,他告诉神圣的主说??
记住:甚至连一个菩萨,他已经接近成佛,都会以全然的感激来向佛陀致敬。 “太棒了,喔!神圣的主,简宜棒极了,喔!至行尊者??”
至行尊者的意思是一个已经到达彼岸的人。须菩提在此岸,佛陀在彼岸,须菩提已经了解,他能够看到彼岸,他能够看到佛陀在彼岸。“喔,至行尊者??”
“至行尊者”这个字有很多意义;其中一个意思是:一个已经到达彼岸的人。另外一个意思是:一个已经到达最终静心的人。佛陀曾经说过:到达最终的静心有八个步骤。一个已经到达第八阶的人被称为“至行尊者”,那个意义是一样的——一个已经到达三摩地、到达最终三摩地的人,他已经到达了彼岸,他已经不复存在了,那就是“至行尊者”的意思,他已经完全走了,他已经不复存在,他只是一个空。自我已经消失了、蒸发了。
“喔!至行尊者,太棒了,简宜棒极了,那些伟大的菩萨们得到了如来多么大的帮助。”
“如来”是一个佛学用语,它的意思就是“至行尊者”。须菩提说:“我们受到了很多帮助,太棒了!简直太棒了!你给了我们那么多,简直难以相信,而且你还继续在给予,我们不值得你这么做。”
“??太棒了,喔!神圣的主,简宜棒极了,喔!至行尊者,那些伟大的菩萨们得到了如来多么大的帮助。主啊,一个要走菩萨道的人......”
一个决定要停留在此岸久一点来帮助人们的人??
......要如何站立(自处)、如何进展、如何控制他的思想?
他在问什么?他在问一个或许跟你们之中很多人都无关的问题,因为唯有当你变成一个菩萨,那个问题才会跟你有关。但是总有一天你会变成菩萨,总有一夭,那个问题会变得有关,最好去想想它,最好去静心冥想它。
他说:“那些想要当菩萨的人,他们要如何自处?”他是在说:“彼岸的吸引力很大,彼岸的拉力很大,他们要如何处于此岸?我们想要帮助人们,但是要怎么做?那个拉力那么大,那个磁性的拉力那么大——彼岸在呼唤,所以,请你教我们,看看要如何处于此岸,我们要怎样才能再度根植于此岸?我们会变成被拔了根似的,我们在这个世界里已经没有根,百分之九十九的根已经没有了。”
只要想想一棵树,百分之九十九的根已经没有了,只剩下百分之一的根。树木在问:“现在我要如何站立?我将会倒下来,我了解说如果我能够停留久一点,我就能够对人们有很大的帮助,他们需要这个帮助。从前我有需要,你帮助了我,现在别人有需要,我应该去帮助他们。”那是门徒能够偿还师父的债唯一的方式,没有其他的方式。师父帮助了你,但是师父并不需要帮助,那么要如何偿还那个债呢?要怎么做?唯一可以做的事就是帮助那些还在跌倒、还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任何师父对你做的,你就按照这样对别人做,以此方式来偿还你的债。
他问说:“要如何站立?”这是困难的,它几乎不可能,“要如何进展,如何开始帮助人们?那也是很困难的。现在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痛苦都是虚假的,现在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受苦只不过是恶梦,他们的痛苦并不是真实的,现在我们知道他们在害怕的只不过是一条绳子,而他们认为那是一条蛇,现在很难去帮助这些人,虽然我们知道他们的想法很荒谬。我们知道他们需要帮
- 9 -
解《金刚经》
助,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自己的过去。从前我们在颤抖、哭泣、衰号,我们知道我们曾经如何在受苦,虽然现在我们知道所有的受苦都只不过是一个梦,是幻象的,是‘马亚’。”
只要想想:如果你知道别人只不过是在谈论一些无稽的东西,他并没有真正的伤??有一次,一个人被带到我这里,他有一个概念说有两只苍蝇飞进了他的胃,因为他在睡觉的时候把嘴巴张开。那两只苍蝇一直在他的胃里转来转去,很自然地,如果它们进去了,它们一定会转来转去,他一直在担心,他甚至无法以一个姿势坐着,他会动来动去,他会说:“现在它们飞到了这边,现在它们飞到了那边。”他几乎快疯掉了。
他去找过很多医生,但是没有人能够给他任何帮助,他们反而笑他,他们说:“这只是你的想象。”但只是告诉一个人说他在想象他的痛苦,这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因为他在受苦。对你而言,它或许是假想的,这并没有什么差别,他的痛苦还是一样,你怎么称呼它并不会造成任何差别。
我摸了一下他的胃,然后说:“是的,它们就在那里。”他非常高兴,他向我顶礼,他说:“你是唯一的人,我曾经去看过很多医生,内科、胃肠科、和小儿科医生,他们都是傻瓜!他们一直坚持一件事,我告诉他们:‘如果你开不出药来,那么你就说一声,但是你为什么要一直说那是我在想象的?’现在你看,你不是看到了吗?”
我说:“我可以看得很清楚,它们就在那里,我可以解决这种难题。”我说:“你找对人了,这就是我的整个工作,我就是在解决这种不是真正存在的问题,我就是在解决这种不存在的问题的专家。”我说:“你躺下来,把眼睛闭起来,我必须把你的眼睛蒙起来,然后将它们取出来,你张开你的嘴巴,我就会把它们引出来,我需要用一个咒语。”
他感到非常高兴,他说:“它就是必须这样做。”我蒙起他的眼睛,叫他把嘴巴张开,他就躺在那里,非常高兴,等待苍蝇跑出来,我跑到厨房去抓了两只苍蝇,要抓苍蝇很困难,因为我从来没有抓过,但最后还是抓到了,当他睁开他的眼睛,看到瓶子里的两只苍蝇,他说:“现在你把这个瓶子给我,我就拿这个去给那些傻瓜看。”之后他就完全好了。很难去帮助这样的人,非常困难,因为你知道他们的困难全部都是假的。
须菩提是在问:“神圣的主,首先告诉我们要如何站在这里,因为我们的根已经没有了,我们已经不再属于这个世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执着已经消失,而那个执着是我们的根。要如何进展、如何运作?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荒谬的,人们只是在想象他们所有的痛苦。要如何控制思想?”
他这话是意味着什么?因为一个菩萨没有一般的思想,他没有你那种思想,现在他只有一个思想,而那个思想是属于彼岸的??彼岸一直在拉着他。那个门是开的,你可以进人全然的喜乐,但是你还把你自己停住在门边,而那个门是开的。
首先你找寻了很多世,想要知道门在哪里,然后你继续敲门敲了很多世,现在门已经打开了,也是佛陀说:“你等一等,你暂时停留在门外,还有很多人必须接受帮助。”很自然地,有一股很大的欲望想要进入,有一股很大的热情想要进人那个门,那就是他在问的。
在听了这些话之后,神圣的主告诉须菩提:“所以,须菩提,你要好好地听,注意地听!那些要走菩萨道的人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思考。”
以英文来翻译上述这一段话并不十分贴切。梵文是chittopad。一个人必须发展出这样的头脑、这样的决定,一个人必须发展出这样的伟大决心——Chittopad——以这样的方式: “所有宇宙的众生,我都必须将他们引导到涅盘??”
“不是一个或两个,须菩提,不是一个或两个,而是所有的众生——男人、女人、动物、鸟类、树木和石头。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众生,一个人必须发展出这样的决心说:‘我将要把他们都引导到湟盘。’”
“.....引导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的涅盘境界(无余涅盘)。然而,虽然有无数的众生都这样被引导到涅盘,但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众生被引导到湟盘。”
这一点也必须被记住,你不可以忘记,否则,当你在引导别人的时候,你将会再度陷入无知。 所有的众生都必须被引导到彼岸,但是你仍然必须记住,他们的痛苦是虚假的,所以你的治疗方法也是虚假的。你必须记住,他们并没有自我,你也没有任何自我,所以,不要忘记,不要认为你在帮助人们,不要认为你是一个伟大的帮助者,否则你将会再度堕落,你将会再度在此岸生根。
- 10 -
解《金刚经》
所以,有两件事必须记住:你必须带著很大的决心停留在此岸,否则你将会被彼岸拉去,但是你也不能再度在此岸生根,否则你将无法带给众生任何帮助。你将会摧毁你自己,你将会再度进人梦中。
为什么呢?如果在一个菩萨里面有“相”的观念,他就不能够被称为菩萨。为什么呢?当一个人有自我的观念、有“相”的观念或是有一个活著的灵魂的观念、或是有一个人的观念,他就不能够被称为菩萨。
所以你必须记住,须菩提,有两件事,第一件:你必须引导所有的众生到彼岸,但是你必须记住,没有人有“相”(being)——你没有,众生也没有。所有的自我都是虚假的、虚幻的。
继续记住这一点,并且继续抱着很大的决心,帮助人们到达彼岸,他们已经在那里,你只要使他们醒悟过来,使他们有觉知,但是不要迷失,不要成为一个救世主,这两件事必须记住。 在这部经里面,佛陀将会一再一再地重复这个菩萨道,我希望你们都成为菩萨。
第二 章 爱被释放出来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一个问题:
可不可能说没有头脑(no-mind)很自然地从头脑发展出来,不要有奋斗和痛苦,不要有爆炸、锤打、切割或其他激烈的行为?没有头脑似乎是在头脑里面,但是又超越头脑,这个没有头脑的概念是否就是没有头脑的种子形式?静心冥想象永恒、涅盘和死亡等超越头脑的观念是否能够有所帮助?当我去冥想这些观念,我的头脑似乎要爆炸,我觉得我在把我自己逼出我的界线, 我害怕会成为精神分裂的。
没有头脑无法从头脑产生,它不是头脑的成长,它不是头脑的延续,它跟头脑是不连续的,它就好象疾病和健康是不连续的一样。健康并不是由疾病产生出来的,它是由除去疾病所产生出来的。疾病侵占了那个空间,它不允许健康开花。疾病必须被去除,它就好象一块石头塞住了一个小泉水的通道,当你将那个石头移开,泉水就开始流动,它并不是由石头产生出来的。石头阻碍了它,石头是一个障碍,头脑也是如此,“头脑”是“没有头脑”的障碍。
“没有头脑”只是意味着那个根本不是头脑的,它怎么能够由头脑产生出来呢?如果它是由头脑产生出来的,那么它或许是“超头脑”,但它不可能是没有头脑,这是我跟斯里阿鲁宾多不同的地方。他谈论超头脑,超头脑还是同样的头脑,只不过是加上一些装饰,更有教养、更文明、更老练、更强壮、更整合,但还是同样那个旧有的头脑。
佛陀所说的并不是超头脑,而是没有头脑;不是超灵魂,而是没有灵魂;不是 “超个体”或“超自己”,而是没有自己——阿那塔。这就是佛陀独特的地方,他的了解是最深的。超头脑是一个成长,而没有头脑是一个“跳”。没有头脑跟头脑一点关系都没有,它们甚至从来不碰头。当头脑存在,没有头脑就不存在,当没有头脑存在,头脑就不存在,它们甚至不跟对方打招呼,它们做不到,它们之中的一个存在,另一个就一定不存在,这一点要记住。
那就是为什么我说斯里阿鲁宾多没有成道,他还一直在改善他的头脑,他是一个伟大的头脑,但是成为一个伟大的头脑并不是成道,罗素也是一个伟大的头脑,但是成为一个伟大的头脑并不是成道,尼采也是一个伟大的头脑——阿鲁宾多和尼采有很多类似点。尼采谈论超人,阿鲁宾多也谈论超人,但超人是一个心理投射的人。超人将会是这个人——所有的弱点都被摧毁,所有的力量都被增强,但还是这个人,比这个人更大、更强、更高,但还是在同样的波长上面,同样的阶梯上面,没有根本上的改变,没有一个不连续。
“没有头脑”意味着跟你现在的一切不连续,你必须死掉,没有头脑才会诞生。所以,第一件事,你问说:可不可能说没有头脑很自然地从头脑发展出来?不,它不是一个发展,它是一个革命。头脑被抛弃了,突然间你就发现没有头脑存在,它一直都在那里。头脑遮住在那里,使你觉得混乱,它不允许你去看“那个是的”,所以它并不是一个发展。
你还问说:可不可能不要有奋斗和痛苦?它跟奋斗和痛苦无关,“没有头脑”跟奋斗和痛苦无关,它并不是来自奋斗和痛苦。任何来自奋斗和痛苦的事情都会携带著创伤,即使那个创伤被治愈了,那个疤痕还是会留下来,它将会再度是一个连续。
奋斗和痛苦并不是为了没有头脑,奋斗和痛苦的产生是因为头脑想要努力去保持掌权,那个争斗是头脑所给的,头脑不想走,头脑想要留下来,头脑变得非常强而有力,它占有了你,它说:
- 1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