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边塞诗赏析之主旨分类
作者:费守美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6年第26期
中国古代诗歌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高考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边塞诗,由于其时间久远,加之学生的认知局限,因此平时的学习中,许多同学总是无从入手,摸不着门路。其实,百仞之山,取之有道,凡事都有其行之有效的途径。在边塞诗主旨的教学中,我大胆的整合了近几年高考及课本中的重要篇目,以点带面地教,举一反三的练,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又有其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些微差别。将不同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精选出来,分门别类,总结、归纳,经过梳理,确定了以下主旨类型: 一、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将士奋勇杀敌、建功立业、以身许国这类主题在边塞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贯穿了边塞诗发展的始终。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二、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这类诗作主要抒发对战争的厌恶,归家无门的悲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或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题苜蓿峰寄家人——岑参: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思想,不见沙场愁杀人。以家人的思念来反衬征人思乡的愁苦。
三、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这类诗作或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或揭露军中苦乐不均,表达对士兵们的深切同情。李颀的《古从军行》——“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暗刺当朝统治者一意孤行、穷兵黩武的罪恶。
四、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景。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 五、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