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教授在患病期间听说自己的科研项目出现难题,不顾医务人员的劝说,坚决要求出院。这种行为属于病人角色适应不良的 B.医患关系如同父母一婴儿 C.病人多是慢性疾病 ( A )
A.角色行为冲突 B.角色行为减退 C.角色行为缺如 D.角色行为异常
12.针对临终病人进行护理,应当做的是( D ) A.尽快突破其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以便及时治疗 B.不要和患者谈论死亡,以免引起病人心理波动 C.鼓励家属陪伴患者 D.鼓励患者面对临终现实
13.濒死病人心理活动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依次是( E ) A.否认期、抑郁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 B.愤怒期、否认期、抑郁期、协议期、接受期 C.抑郁期、协议期、接受期、愤怒期、否认期 D.接受期、抑郁期、愤怒期、否认期、协议期 E.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
(二)多项选择题
1.病人角色行为缺如可以表现为( ABC ) A.对疾病不够重视而影响了治疗 B.因疾病影响到就业而不愿承担病人角色 C.言行与疾病严重程度不相适应 D.焦虑不安使病情加重
第十二章 (一)A型选择题
1.根据医护人员的职业要求,情绪应具备的最主要品质是( D ) A.应激性 B.两极性 C.强烈性 D.稳定性 E.整体性
2.关于心理护理错误的说法是( C ) A.要允许儿童病人在某些情况下哭泣 B.自我护理的模式对于稳定年轻人的 情绪是很有益的
C.要避免让绝望的病人说“想死”的消 极言语
D.对于疼痛的病人,事先的疼痛知识教 育可以改变其对疼痛的觉知
E.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要勇于和患 传染病的病人接触
3.指导一合作型医患关系中( A ) A.病人是医疗的(服从)合作者
D.医生帮助病人自助 4.对同一个病人( D ) A.医患关系模式永远不变 B.医患关系模式随时在变 C.依年龄变化改变医患关系模式 D.依病情变化改变医患关系模式 5.言语沟通在技巧上,更主要采用(B ) A.封闭式提问 B.开放式提问 C.重要提问方式 D.释义提问方式 6.医患关系主要指( D ) A.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B.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C.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
D.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者为另一方的人际关系 E.以上都不对
7.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模式比较适合于(E) A.慢性病人 B.急性病人 C.绝症病人 D.重症病人 E.成年病人
8.医务人员凭借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为病人作出诊断并进行治疗,这种医患间的交往是( A ) A.技术水平的交往 B.非技术水平的交往 C.病人的依附性 D.病人的依从性 E.以上都不是 9.医患关系指( C ) A.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B.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C.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
D.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者为另一方的 人际关系 E.以上都不对
10.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模式比较适合于 ( A ) A.慢性病人 B.急性病人 C.绝症病人 D.重症病人 E.成年病人
11.医务人员凭借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为病人作出诊断并进行治疗,这种医患间的交往是( A ) A.技术水平的交往
21
B.非技术水平的交往 C.病人的依附性 D.病人的依从性 E.以上都不是
12、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不包括(4) 1) 提高遵医嘱率
2) 有利于医患关系模式转变为共同参与型 3) 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 4) 提高病人的社交能力
5) 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
13.对于医患关系,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B.对于患者的心理康复非常重要 C.对于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非常重要 D.对于医患关系,患者和医生负有同等的责任
14.医患之间技术水平的交往和非技术水平交往的关系是( A ) A.相互支持 B.没有关系 C.非此即彼 D.相互抵消
15、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应特别注重哪种水平上的交流(2) 1) 技术水平 2) 非技术水平 3) 言语水平 4) 非言语水平 5) 以上都是
16、医患交往障碍在医生方面的原因可能是(5) 1) 医疗技术不过硬 2) 只看病不看人 3) 以科研价值衡量病人 4) 以物质利益确定医患关系 5) 以上都是
17、一位女医生声调柔和,目光亲切,讲话面带微笑,她在下列哪方面做得好(2)
1) 言语沟通 2) 非言语沟通 3) 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4) 目光沟通 5) 以上都不是
18、昏迷入院的病人抢救时医患关系模式是(1) 1) 主动-被动型 2) 指导-合作型 3) 共同参与型 4) 患者至上型 5) 互惠型
19、经抢救意识逐渐恢复,此时的医患关系模式是(2) 1) 主动—被动型 2) 指导—合作型 3) 共同参与型 4) 患者至上型 5) 互惠型
20、处于恢复期时最理想的医患关系模式是(3) 1) 主动—被动型 2) 指导—合作型 3) 共同参与型 4) 患者至上型
22
5) 互惠型
21.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模式比较适合于 ( D ) A.急性病人B.绝症病人 C.成年病人 D.慢性病人 22.对同一个病人( C ) A.医患关系模式应保持不变
B.医患关系模式应根据病人的情绪变化改变 C.医患关系模式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改变 D.医患关系模式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变化改变
23.医生判断患者疾病已经康复,但患者要求再治疗一个疗程,以巩固疗效,属于( D )
A.角色行为冲突 B.角色行为减退 C.角色行为异常 D.角色行为强化
24.对于麻醉病人,一般适宜采用的医患关系模式是( D ) A.指导一合作型 B.共同参与型 C.接近-疏远型 D.主动-被动型
25.三种医患关系中医生需努力调动病人积极性的是( C )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D.主动-被动型 26.心理护理的原则包括( D )
A.全面照顾原则 B.循环评价原则 C.指导控制原则 D.自我护理原则 27.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病情通常指( A ) A.儿童病人 B.青年病人 C.中年病人 D.老年病人
28.对于良好的医患沟通,最重要的是( D ) A.患者良好的表达能力 B.患者正确的态度 C.医护人员良好的态度
D.医护人员良好的沟通技巧
29.对于糖尿病人,一般适宜采用的医患关系模式是( B ) A.指导-合作型 B.共同参与型 C.接近-疏远型 D.主动-被动型
(二)多项选择题
1.医患关系模式从主动.被动型到共同参与型( BD ) A.医务人员的作用逐渐减弱 B.医务人贯的责任并未减弱 C.医生的工作减少了
D.关系模式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 2.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是( CD ) A.技术形式 B.非技术形式 C.言语形式 D.非言语形式 3.心理护理的目标包括( BCD )
A.满足病人的一切需要 B.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C.消除不良的情绪反应 D.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 4.心理护理时( ABC )
A.首先解决病人认为最重要的问题 B.兼顾现有和潜在的问题 C.计划中要确定预期的结果 D.护理诊断应由医生护士协商做出 5.开放式提问心理护理的原则有(ABCD ) A.交往的原则 B.启迪的原则 C.针对性的原则 D.自我护理的原则 6.医患关系模式包括( ABD ) A.指导-合作型 B.共同参与型 C.接近-疏远型 D.主动-被动型
7.造成医患间交往障碍,医生方面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AB ) A.医生对病人的疼痛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B.以是否有“医疗价值”或“科研价值\为标准 C.病人过分挑剔
D.病人对医生有较高的期望值
(三)B项选择题
A.影响对症状评价的因素 B.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C.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 D.影响疾病诊断的因素 E.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
1.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态度首先会成为( C ) 2.病人对其疾病的认识和态度也会成为( C ) 3.医疗条件及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主要会成为( D ) A.病人的权力 B.病人的义务
C.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D.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E.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4.可以免除或部分免除健康时的社会责任是( A ) 5.病人的疾病已康复,但仍不愿意脱离病人角色是( D ) 6.及时就医并遵守医嘱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是( B )
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