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具备健康的审美观、健全的人格; 3.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4.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5.拥护党的领导,具有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具有基础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 7.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8.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9.具有全面的职业基础素质、职业专门能力、职业拓展能力; 10.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专业知识 1.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与政策; 健康知识、法律知识和国防教育知识; 3.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建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 4.掌握必备的英语知识; 5.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6.具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必须的电工、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 7.掌握汽车机械识图、制图的基本知识; 8.掌握汽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交流发电机与直流电动机等基本理论,熟悉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 9.熟悉和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的构造和原理知识; 10.掌握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原理; 11.熟悉我国汽车维修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 12熟悉汽车维修、维护工作内容及流程; 汽车机电维修方向: 13.掌握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14.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15.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的各总成、部件的拆专业技能 1.具备起草工作计划、总结等工作中常用应用文的能力; 2.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 4.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5.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审美能力; 6.具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 7.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8.具有有良好的班组内部协调能力,以及与客户、部门领导、同事沟通的能力; 9.具有团队意识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般性设备管理、设备材料的代理销售等能力; 11.具有基础的维修钳工技能; 12.熟练使用汽车检测、维修常用工具、量具、设备的能力; 13.具有对整车的维护、保养能力,以及对汽车零部件、总成正确拆卸、分解、组装、检修、调试、安装、维护的能力; 14.具有对常见汽车故障的分析、诊断及排除能力; 15.具有一定的制定维修方案、计划、措施,并有效的组织、实施的能力; 2.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2.掌握必备的体育知识、心理精选
装、检测方法; 16.掌握车辆各级维护保养作业方法; 17.掌握维修接待服务礼仪、客户沟通技巧等相关知识; 18.熟悉维修接待岗位工作流程。 19.熟悉常见的汽车维修接待管理软件操作系统。 16. 具有能较好地与业务人员及客户进行沟通的能力; 17..具有准确了解客户需求的能力; 18.熟练操作汽车售后服务软件的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专业(600209)、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56070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560702)、汽车电子技术(560703)、汽车改装技术(560706)、新能源汽车技术(560707) 本科:汽车服务工程(080208)、车辆工程(080207)
精选
八、课程结构
机电维修方向
汽车使用与维护
维修接待方向
汽车维修接待 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 汽车保险与理赔 二手车评估
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方向课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底盘电控系统检修 空调系统检修
专业核心课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 底盘机械系统检修 电气设备检修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汽车文化 汽车商务礼仪 汽车材料 汽车识图 体育与健康 德育课
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及使用 艺术
数学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政策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其他
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程
表3 公共基础课程基本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1 职业生涯规划 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精选
专业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
语文
图1 课程结构框图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
参考学时 32 32 开设,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3 经济政治与社会 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4 哲学与人生 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5 语文 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6 数学 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精选
32 28 128 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