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烟台市、菏泽市2019届高三生物5月适应性练习试题(一)(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6:17: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山东省烟台市、菏泽市2019届高三生物5月适应性练习试题(一)

(含解析)

1.细胞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表面的糖蛋白增加 B.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 突触前膜、突触后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 线粒体上附着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与其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的功能相适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属于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是相同的,没有特异性,生物膜的特异性与其上蛋白质的种类有关。细胞中的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突触前膜是神经元轴突末梢的膜,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的膜或树突的膜,突触前膜、突触后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同时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会出现甲胎蛋白等。

【详解】A、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表面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蛋白质会增加,而糖蛋白等物质会减少,A错误;

的 1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而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B错误; C、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突触前膜、突触后膜都是细胞膜,属于生物膜系统,与兴奋在突触之间的传递密切相关,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正确; D、线粒体上附着有与细胞呼吸有关酶,但葡萄糖分子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故选C。

2.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是人脑的高级功能 B. 缺氧会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C. 某些神经递质能调节某些腺体的分泌活动

D. 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

件反射,如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需要消耗能量,可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肌肉或者某些腺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主要是由于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受刺激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

【详解】A、人脑的高级功能包括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是人脑的低级功能,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需要消耗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细胞中能量的产生,B正确;

C、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C正确; D、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 故选A。

3.下列改变实验条件和材料之后,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豆浆煮沸变性后冷却,先加入一定浓度NaOH,再滴加CuSO4溶液,以证明其中含有蛋白

2

+

的质

B. 将甲基绿染液和吡罗红染液分别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以观察DNA和RNA分布 C. 将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C培养基中培养一代,提取DNA离心,证明其进行半保留复制 D. 在未做预实验的情况下,通过划分更细的浓度梯度,调查促进技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 【答案】B 【解析】

豆浆煮沸变性后,仍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项正确;甲基绿染液和吡罗红染液应混合使用,以观察DNA和RNA分布,B项错误;将l4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l2C培养基中培养一代,提取DNA离心,可以证明其进行半保留复制,C项正确;在未做预实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划分更细的浓度梯度,调查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D项正确。

4.B型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体内先天性缺乏凝血因子IX,导致凝血障碍。已知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并且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2.5万分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B型血友病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是该病的患者 B. B型血友病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C. 在女性群体中,B型血友病携带者的比例约为0.008% D. 在男性群体中,B型血友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0.00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和伴性遗传的有关内容。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以下特点:男性患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遗传,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在遗传学上出现交叉遗传的特点。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知,B型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可推断B型血友病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是该病的患者,A正确; B、“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属于显性遗传病的特点,而B型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具备上述特点,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已知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进一步推知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2×(1-0.004%)×0.004%≈0.008%,C正确;

3

l4

l2

D、根据题干信息“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2.5万分之一”及男性患者的基因型,可判断在男性群体中,B型血友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等于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2.5万分之一,即0.004%,D正确。 故选B。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的各种变异都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

C. 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是共同进化的实例之一 D. 若没有其他影响因素,一个随机交配的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变异分两大类,即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只有可遗传变异才能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错误;

的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但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即表现型,B错误;

C、光合生物产生氧气为好氧型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条件,而好氧型生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为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更多的原料,两者互相合作共同发展和进化,C正确; D、虽然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群体数量较少,因此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可能会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6.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如“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

4

山东省烟台市、菏泽市2019届高三生物5月适应性练习试题(一)(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luyn16dbe52amw9lhr375cln2z0an008f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