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文学》习题总汇(201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31: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⒉简述《史记》与《汉书》的不同特征。 (1)史著体裁不同:《史记》为纪传体通史(起于“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汉书》为纪传体断代史(专记西汉一朝史事)。(2)取材来源不同:《史记》雅俗并收(旁搜异闻杂说,广采旧俗风谣);《汉书》多取诸现成文献(《史记》、经术文章和辞赋)。(3)著述动机不同:《史记》为私家发愤著书,寄托孤愤之情;《汉书》为官家诏命著述,意在歌功颂德。(4)治史理念不同:《史记》重通变思想,重历史现实,重社会各界;《汉书》重刘氏正统,重上层社会,重儒家道统。(5)思想倾向不同:司马迁具有朴素唯物思想和进步历史观,不为尊者、贤者讳;班固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过分尊显汉室,贬抑下层。(6)风格笔法不同:《史记》抒情色彩浓厚,奇特变幻,不拘成格,多用散体,兼取口语;《汉书》只作客观叙述,工整细致,组织严密,倾向骈偶,崇尚藻饰。

3.试分析《屈原列传》中的屈原形象。

《屈原列传》中的屈原是一个富于政治远见、爱国精神和高洁人格的贤臣形象。(1)“贤”——志高才雄,出类拔萃。“博闻强志”(文化素养丰厚),“明于治乱”(政治水平高超),“娴于辞令”(文学/外交才能杰出)。(2)“忠”——忠君爱国,穷且不渝。被疏远后,仍关心国事,谏怀王杀秦使张仪,劝怀王不要入秦;被流放之后,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希望“君之一悟”“俗之一改”。(3)“洁”——洁身自好,宁折不弯。“怀瑾握瑜”“宁赴常流”,以死来保持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盛世之音

一、基本常识

1.唐诗的发展大致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2.沈佺期、宋之问完成了格律诗的创造。

3.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4.“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创作的特色。 5.高适的边塞诗洋体现出一种悲壮的美。 6.岑参的边塞诗带有浓重的异域情调。 二、名词解释

1.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为王维、孟浩然、储光曦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诗中有画”。

2.边塞诗派:盛唐诗歌流派,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三、问题解答

⒈简述唐诗分期及各时期代表诗人。 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初唐)准备阶段——(盛唐)繁荣阶段——(中唐)转化阶段——(晚唐)衰败阶段。初唐诗歌题材得到开拓、格律诗已成熟、开始诗歌革新,代表诗人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沈佺期、宋之问、张若虚、陈子昂。盛唐诗歌基调激昂慷慨、蓬勃向上,出现山水田园、边塞两大诗派和双子星座李白、杜甫,代表诗人为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中唐诗歌发生了新乐府运动,代表诗人为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李贺、刘禹锡等风格自成一家。晚唐诗歌境界趋向狭小,情调趋向感伤,诗风趋向雕琢,代表诗人为李商隐、杜牧、温庭筠。

2.以《山居秋暝》为例,谈谈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山居秋暝》体现了王维山水诗的特点:(1)诗中有画,著笔成绘。构图动静结合(月、

5

泉、竹、莲、舟呈动态,山、松、石呈静态);色彩和谐映衬(月、泉洁白,松、竹、莲青绿,石黝黑)。(2)有声有态,层次分明。泉声、竹声、人声皆为声,月照、泉流、竹喧、女笑、莲动皆有态;诗歌中间两联描写层次为:空中——地上——近处——远处。(3)语言清新,笔墨简淡。既无华丽词藻,亦少典故僻字,更无雕凿痕迹。全诗像一幅有声的水墨山水画。

3.以《白雪歌》为例,谈谈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岑参的边塞诗色彩瑰丽,奇峭洒脱,带有浓重的异域情调。《白雪歌》集中体现了岑参边塞诗的特点。(1)感情炽热,气势磅礴。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热爱边塞风光的激情、对友人的深情,写雪景,不写边塞苦寒;写送别,不写黯然销魂,笔力矫健,境界阔大,格调昂扬,音调激越。(2)想象奇特,画面奇瑰。诗中有激昂的音响、浓丽的色彩、奇特的画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以春景形容雪景,勾画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3)向心式的艺术构思。以“雪”为中心,也以“雪”为线索。以写雪开始,以写雪作结,形象完整统一。

一、基本常识

1.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2.杜甫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有“诗史”之誉。 二、问题解答

1.简述李白诗歌与杜甫诗歌的不同特征。 李白诗歌与杜甫诗歌的不同特征五:(1)艺术风格差异:李诗豪放飘逸,弥散酒气仙气;杜诗沉郁顿挫,充满泪痕与叹息。(2)抒情写景差异:李诗写景主观色彩很浓,倾向于纵剖面;杜诗写景倾向横断面,多静止、客观地描写。(3)意象组织差异:李诗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意象的组织比较疏朗;杜诗实处用力,实中有虚,意象的组合比较紧密。(4)艺术境界差异:李诗大刀阔斧,奔腾回旋,壮阔在奔放上,雄健在气势上。杜诗即小见大,以近求远,壮阔在深沉上,雄健在境界上。(5)诗歌语言差异:李诗单纯自然,倾泻而出,节律比较急迫;杜诗苍劲凝练,苦心经营,节律回旋而舒缓。

2.试分析李白诗歌清新俊逸的风格。 李白“清新俊逸”的诗歌风格:(1)清新,就抒情主体而言是:情感激荡,襟怀旷达,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描写的对象而言是:景象奇特,气势雄伟,境界壮阔,极目无垠。诗歌语言清新明快,不拘格律,不事雕琢。(2)俊逸,是指其风格的体气轻扬,形影飘忽,风姿洒脱,神情闲逸。他的歌行体最具俊逸洒脱的艺术风格,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所展示的飞渡镜湖、目睹天仙的奇妙境界;绝句境界清新,也内含飘逸风神,明月往往成为诗人表达俊逸情趣的载体。

3.试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沉郁顿挫”。沉郁是指作品中内容的博大精深,感情的悲慨深沉,意境的深远浑厚;顿挫,是指情感表达中谋篇的曲折回环,抒情的跌宕起伏,声韵的抑扬铿锵。杜诗中那些悲剧题材的诗歌最能表现沉郁顿挫风格,如“三吏”、“三别”;杜诗中那种深厚的感情、宽广的胸襟,有助于表现沉郁顿挫风格;宏大壮丽的体制(排律和大型联章组诗)有助于发展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也最足以代表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双子星座

●歌行双璧

一、基本常识

1.中唐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白居易,他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6

2.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白居易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开辟了歌行体诗歌的新境界。

4.晚唐诗歌创作发生三点变化:境界趋向狭小,情调趋向感伤,诗风趋向雕琢。 5.宋诗成就最高的诗人是苏轼和陆游。 二、名词解释

新乐府运动:唐代贞元、元和年间诗歌运动,代表诗人白居易、元稹等,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大量赋吟新题材,运用新语言,标以新诗题的乐府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新乐府运动。

三、问题解答

1.试谈《春江花月夜》的抒情特征。

《春江花月夜》写景准确、生动、瑰丽,抒情细腻、含蓄、深沉,论理辩证、达观、隽永。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写景抒情时融进了深邃、严肃的宇宙、人生思考,故使作品具有相当高的典型性和哲理性。全诗第一部分“春江月涌”主要描写月夜美景,第二部分“月下沉思”主要表达人生哲理,第三部分“月照无眠”主要抒发相思之情。在春江花月夜瑰丽动人景色的激发下,情与景与理产生了共同的旋律,每一处美景皆凝注诗人的深情,每一声咏叹皆由动人景色生发,每一层感悟皆不脱离特定情景。诗人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表达了对良辰美景的陶醉,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对游子思妇的关情,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

2.如何理解《长恨歌》的主题?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多种看法。主要有讽谕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等。(1)爱情说认为,作品旨在颂扬李杨的爱情,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2)讽喻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谴责唐明皇荒淫误国并以垂诫后世君主;(3)双重主题说认为作品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

3.试分析《长恨歌》主题的两重性和艺术形象的双重性。

白居易《长恨歌》所叙写的李杨爱情悲剧,表现了双重主题:为重色享乐、淫逸误国而“长恨”,为生死相思、永无见期而“长恨”。重色享乐是“长恨”内因;生死相思是“长恨”本身。诗作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喻和风情的交织,既哀李杨爱情悲剧之不幸,又恨玄宗失政误国之不明,二者有机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

《长恨歌》中的两个主人公形象,都带有双重色彩。唐玄宗在前期是一个重色的君王,在后期是一个重情的情种。前期由重色而荒政,由荒政而致乱,由致乱而倾国。贵妃死后,不论是逃窜蜀地,还是回到长安,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对贵妃的深情思念之中。杨贵妃生前是一个以色邀宠的妃子,死后是一个钟情不渝的仙女。生前进宫之后,丰容艳饰,承欢受宠(侍宴、侍游、侍夜),游宴无暇。成仙之后不忘旧情,知恩报德,忠于爱情,坚贞不渝。

●绮思雅韵

一、基本常识

1.词是随着隋唐燕乐流播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格律诗体。 2.敦煌曲子词《云谣集》是中国第一部民间词集。 3.晚唐诗人温庭筠被称为“花间鼻祖”。

4.李煜后期词为后代词人的言志抒怀的新体开拓了道路。

5.柳永是第一个专业词人,也是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长调的词人。 6.周邦彦堪称北宋词集大成者。

7.李清照、朱敦儒、陈与义并称为“渡江三家”。 8.李清照的词集名《漱玉词》。

7

二、名词解释

1.花间词: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得名于赵崇祚所编 《花间集》。《花间集》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收录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花间词主要内容为花前月下、男欢女爱。艺术风格表现为“香”、“艳”、“软”,花间词被誉为“长短句之宗”、“倚声填词之祖”。

2.婉约派:中国宋词流派之一,以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为代表。婉约词题材狭窄,主要写男女恋情、羁旅愁思,结构深细缜密,表达含蓄细腻,语言清新绮丽,格调缠绵婉约,具有柔婉之美。

三、问题解答

1.简述婉约词的艺术特点。 婉约词的特点:(1)题材范围:狭窄单一。婉约派的词,题材不外是离愁别恨、男欢女爱,主题不外是个人的生活情趣、个人的苦闷、个人的闲愁。(2)抒情方式:委婉含蓄。托物寄意、以小喻大、比兴象征是婉约派词惯用的表现手法。“含”者不露,“蓄”者不尽。(3)语言特征:圆润绮丽。语言非常讲究,以情取胜,以美取胜,以工取胜。清新、美丽、精巧、典雅,以绮艳柔婉为基本特色。(4)声韵音律:协律为先。非常注重词的形式,以协律为硬性要求,不敢越雷池半步,字句力求圆润妥贴。音节谐婉,“语工而入律”。(5)艺术风格:缠绵婉约。抒情委婉含蓄,写景铺叙细腻, 意境微妙、迷蒙,情调低沉、柔软,具有纤柔之美、宁静之美。

2.简述柳永词的人生意蕴。

柳永词的人生意蕴通过四类词作来表现。(1)歌妓词:同病相怜的咏唱(如《少年游》)。柳永在功名蹭蹬、羁旅游宦的生活中,倍感凄凉和孤独,在歌妓那里找到了温馨的心理慰藉。(2)羁旅词:人世漂泊的愁怨(如《八声甘州》)。景物多是高远清秋、浑黄日暮、关塞山河,构成雄浑阔大、苍茫凄凉的景象。(3)都市词:享乐风情的吟赏(如《望海潮》)。区别于文人士大夫的荒野情趣、田园隐逸,而带有浓厚的世俗享乐之风。(4)抒怀词:生不称意的愤慨(如《鹤冲天》)。他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否定带有玩世不恭的意味,外在的玩世不恭,隐含着深沉的愤激。

3.结合《永遇乐》谈谈李清照词的艺术境界。 《永遇乐》艺术特色:(1)抒情:对比鲜明,含蓄委婉。这首词没有直接的语句写对国事的深忧和沉痛,而是以鲜明的对比,创造出一种昔盛今衰、人欢我悲的意境,处处反衬出自己深沉的痛苦。(2)章法:今昔错叠,虚实相间。此词的上片全然写“今”,下片前半写“昔”,后半写“今”,由今到昔,又由昔到今,层层深入,首尾圆合。上片三组句子,每组前两句写景(实),后一句抒情(虚)。(3)语言:典雅工致,朴素自然。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如“簇戴争济楚”、“怕见夜间出去”)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如“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交错融合,形成雅中有俗、俗中见雅的语言风格。

●逸兴飞声

一、基本常识

1.宋词到了辛弃疾,达到了词体文学的极盛。 2.辛弃疾把爱国词推向极致,成为两宋第一歌手。 3.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史称“辛派词人”。 4.在南宋词坛,姜夔与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 二、名词解释

1.豪放派:中国宋词流派之一。以苏轼、陆游、辛弃疾、张元干等为代表。豪放词题材广阔,无事无情不可入词,结构大开大合,倾向直抒胸臆,语言雄放大气,格调雄健激昂,

8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文学》习题总汇(2014) 的文档
《中国文学》习题总汇(20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lxbs4amih0wekt4q3bj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