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K12学习北京2017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8:18: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K12学习教育资源

(基础·运用)

2017东城二模

一、基础?运用(共19分)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继京剧、珠算等项目之后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共12分)

二十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农民借助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印相应乃【甲】(致 至)合一的状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成为时间坐标,也 ① 成气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为。孔子像农民那样观察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为此引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以说,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气节,源头正是时间中的节气。从节气气节,仍是今天人们生存的重要问题;我们是否把握了时间的节气?我们是否把握了人生的节点?我们是否为社会、技术一类的事物裹挟,而对生物世界,天时地利等失去了感觉,以【乙】.(至 致)无知于道法自然的木质,从而失去先人那样的精神气节?

节气不仅跟农民农业有关,不仅跟养生有关,也跟我们每个人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 ② 。普通人只有了解节气的诸多含义,才能理解天人关系,才能提升自己在人生百年中的地位。在立秋时需要有谋划意识,在小寒时需要有经纶意识,在大寒时需要有经纶意识,在大寒时需要修省自己……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见微知著,跟观候知节一样,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

1.文中【甲】【乙】处选填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致 【乙】至 裹挟(xié) 修省(xǐng) ..

B.【甲】至 C.【甲】致 D.【甲】至

【乙】致 裹挟(jiā) 修省(shěng) ..

【乙】至 裹挟(jiā) 修省(shěng) ..【乙】致 裹挟(xié) 修省(xǐng) ..

2.文中“□”处使用的标点符号和画线字“远”的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远”字的第三笔是“丿” B.。” “远”字的第三笔是“

C.。” “远”字的第三笔是“丿” D.”。 “远”字的第三笔是“

3.根据语意,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出两个,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2分)

备选词语:演化 演练 认可 认知

4.结合文字内容,解释文中“见微知著”一词的意思。(2分) 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教育资源

见微知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而编扽的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较为流行的一个版本,校学生会宣传部准备设计一期与“春”相关的宣传板报,在校园橱窗内展出。请结合二十四节气歌,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共4分)

(1)“‘春’之诗词鉴赏”小组的同学上网搜集了一些与春季节气相关的诗词作品,遗

憾的是,在复制信息的过程中,有三组诗句的位置混乱了,请你根据诗句内容,特点帮助他们将诗句上下句的位置还原,并按节气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好风眬月清明夜 ②雷动风行惊蛰户 ③碧砌红轩刺史家 ④天开地辟转鸿钧 ⑤农家岁首又谋耕 ⑥万物苏萌山水醒 A.⑥①——⑤④——②③ B.⑥⑤——②④——①③ C.⑤③——②①——⑥④ D.①⑥——⑤②——④③

(2)“‘春’之美文创作”小组的同学写了一段描写春天的文字,其中有一个句子不够

恰当,请找出来,然后帮助他们为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用四字词语)。(2分)

窗外,已漓是醉人的绿。麦苗儿绿油油的,在春的四野里舒展情怀。翠绿清澈的溪水静静缓缓地湍湍,像一幅热烈的山水画,淡雅而安谧。溪边春柳依依,似含羞带笑的多情少女。 句子:________________

6.默写(共7分)

(1)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周亭有怀》)(1

分)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

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分)

(3)《在水一方》这首歌的歌名是从《诗经?蒹葭》里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转化而来,表达了诗人对朦胧情愫的追求。(2分) (4)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一、基础?运用(共19分) 1.D(2分) 2.C(2分)

3.①演化(1分) ②认知(1分)

4.答案示例:既指观察到微小的物候变化就知道显著的节气变化,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方式,也指根据细微的生活变化做好人生各种谋划和安排。(2分) K12学习教育资源

标题:________________

K12学习教育资源 5.(1)B(2分)

(2)句子:翠绿清澈的溪水静静缓缓地流淌,像一幅热烈的山水画,淡雅而安谧。(1分) 6.默写(每空1分,共7分,有错別字不给分) (1)年少万兜鍪

(2)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3)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4)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2017西城二模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1.学校开展“坐地铁,游故居”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开展前,活动组织者从网上找了一段介绍材料,发给大家阅读。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在北京城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留下了可供后人瞻仰的故居。在故居中,你可以触摸历史,感受情怀。一代国母宋庆龄、思想巨匠鲁迅、革命先驱李大钊、文学大师茅盾……他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传承。

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两个城区。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地铁站附近,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这座四合院虽然简朴,来参观的人却是络绎不绝。展览以时间顺序记录了鲁迅的一生,有先生生前的衣物、文房四宝等文物3万余件。老舍故居位于灯市口地铁站西侧,也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bì( ),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后面是“丹柿小院”。每逢深秋时节,院中柿树缀满红柿,令人________(身临其境 赏心悦目)。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宋庆龄故居坐落在积水潭地铁站以东。门前碧波微漾,堤岸杨柳轻扬,院内绿.树浓荫,廊前湖水环绕。这真是一处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园。

(1)对文中画线字笔顺和加点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波”字的第四笔是撇 提(dī) C.“波”字的第四笔是撇 堤(tí)

B.“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提(tí) D.“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堤(dī)

(2)对文中括号内所填汉字和横线处所选词语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壁 身临其境 C.壁 赏心悦目 心悦目

2.右面是郭沫若故居里的一副对联。请你用正楷字将上联抄写完整。(2分) 上联:下联:

3.下面这段文字出自老舍故居的前言部分。根据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入标K12学习教育资源

B.璧 身临其境 D.璧 赏

K12学习教育资源

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一说到北京,就会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北京人【甲】祥子、虎妞、祁老爷子、大赤包、王掌拒、常四爷、程疯子等等【乙】老舍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门。人,应该怎样活着,才不虛度年华【丙】走进老舍的世界吧!

A.【甲】省略号 【乙】句号 【丙】破折号 B.【甲】冒号 C.【甲】冒号

【乙】省略号【丙】问号 【乙】句号 【丙】问号

D.【甲】省略号 【乙】省略号【丙】破折号

4.四位同学分别给老舍纪念馆打电话,预订参观门票。在电话中,工作人员告知纪念馆正在闭馆修缮,2018年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下面四位同学的回答,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那好吧,对外开馆后,我届时再来致电垂询,谢谢叔叔。 B.谢谢您,打扰了,等修缮工程结束后,我再来光临。 C.给您添麻烦了,以后我会在百忙之中再抽时间联系您。 D.好的,开馆以后我再电话预约订票,谢谢叔叔。

5.同学们上午参观了鲁迅故居(地铁阜成门站附近),下午打算去纪晓岚故居(地铁虎坊桥站附近)。请你参照下面的北京地铁线路图(部分),设计出从鲁迅故居到纪晓岚故居换乘次数最少的路线。(2分)

地铁路线:________________

6.地铁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新的途径。下图是西安地铁站内的文化墙,上面有大雁塔、兵马俑和丝路使者等。文化墙既彰显了长安的历史文化,又体现了丝绸之路的风貌。为了更好地宣传北京的名人故居,有人建议在故居附近的地铁站布置相应的“名人故居文化墙”,请你以某一站点(如:阜成门、灯市口等)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北京2017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lz2i9joyn9uewu2s0h44x67j2pwcn01eb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