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教育资源
(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千姿百态 自然天成 栩栩如生 B.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自然天成 C.栩栩如生 千姿百态 自然天成 D.栩栩如生 自然天成 千姿百态 (3)结合文段内容,解释第一段中“经营”一词的意思。(2分)
答:________
5.为了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小组成员想对参观污水处理厂的活动进行报道,并准备将文字稿放到宣传册中。其中标点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3月22日是“世界水日”。②我校初三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学习实践基地——北京市污水处理厂,开展了以《留住绿水青山,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③同学们走进厂区,参观雨水收集装置、污水处理池等……④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了解了污水处理过程,学习了节水知识,增强了爱水意识。⑤活动结束后,大家还纷纷表示——爱护环境,就要从我做起,珍惜每一滴水,人人争当“节水宣传员”。 A.第②句中的破折号换成冒号 B.第②句中的书名号换成引号
C. 第③句中的省略号换成句号 D. 第⑤句中的破折号换成逗号 6.表现自然山水与人文情怀的古诗文不胜枚举,小组成员选取了一些古人的作品,设置成了竞答题目,请你完成(1)—(3)题。(5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 (2) ,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1分)
(3)山川草木,鸟兽虫鱼,诗人偶有所感,亦能发为心声。虽为物语,但其中却不乏哲
理,读来往往能引起我们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从而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请你写出这样的两句古诗文,并说出带给你的思考。 句子: , 思考: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答案:第一幅
理由:楷书笔画平正,结构整齐,给人庄重之感,用楷书书写“五岳独尊”这几个 字,更能表现泰山雄浑气势和特殊地位。 (共3分。选择正确,1分;理由恰当,2分) 2.答案:D(2分) 3.答案:C(2分) 4.(共6分)
(1)答案:D(2分) (2)答案:B(2分)
(3)答案:这里是指庭院中对水系的布局、设置、规划。(2分) 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教育资源
5.答案:A(2分) 6.(共5分)
答案:(1)山岛竦峙(1分)
(2)黄鹤一去不复返(1分)
答案示例:(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让我想到无论前途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会出现光明与希望。
(共3分。诗句2分,思考1分;诗句有错字不得分) 2017怀柔二模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阅读语段,完成(1)-(4)题,共8分。
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通常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核舟”就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这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微雕艺术便成为一种 甲 的崭新艺术。微雕作品雕刻技艺高超,手法jīng zhàn,就连水鸟身上的羽毛以及马头上的嘴、鼻和眼睛都雕刻得非常精细,各个 乙 ,令人拍案叫绝。
(1)根据文中注音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用正楷填写汉字。(2分)
(2)加点字注音和画线字笔顺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镂(lóu)刻 “片”字的第二笔是横 .B. 镂(lòu)刻 “片”字的第二笔是竖 .C. 镂(lòu)刻 “片”字的第二笔是横 .D. 镂(lóu)刻 “片”字的第二笔是竖 .
(3)下列词语中的“绝”字与语段中“拍案叫绝”中的“绝”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赞不绝口 B. 绝处逢生 C. 巧妙绝伦 D.滔滔不绝
(4)根据语意,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出两个,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正确的一组是(2分)
备选词语:甲:①别具一格 ②别具匠心 乙:③栩栩如生 ④惟妙惟肖 A. ①和③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②和④ 2.学校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并为抗日英烈们献上一幅挽联。你会挑选下面的哪一幅献给英烈(2分)
A.难忘淑德,永记慈恩,春晖未报,秋雨添愁。
B.族人瞻马首幸得识途避凶险,家堂执牛耳难忘藏否涵恩威。 C.躬耕一生,桃园杏坛不言悔,蝶梦双飞,黄泉碧落永相随! D.黄土一抔埋忠骨,心香三瓣吊雄魂。 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教育资源
3.下列诗句与清明时节无关的是(2分) A.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C.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D.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陆游 《游山西村》 唐代 B.陶渊明 《饮酒》 东晋 C.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英国 D.吴敬梓 《儒林外史》 清代 5. 默写(共6分)
(1) ,学诗谩有惊人句。(《渔家傲》李清照) (2) ,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辛弃疾) (3)《木兰诗》中通过描写边塞夜景,体现出木兰从军后战地生活艰苦的一组对偶句是: , 。 (4)《论语》中论述学与思关系的语句是: , 。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1)(2分)精湛(字形、书写各1分)
(2)B (3)C (4)A 2.D 3.D4.A(每题2分)
5(1)(6分)我报路长嗟日暮(2)年少万兜鍪(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空1分) 2017平谷二模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学校开展“走进瓷器”的实践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第1—3题。(共15分)
1.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到的介绍瓷器的资料。阅读文字,完成第(1)-(3)题。(共8分)
瓷器,曾经是我们这个善于创造,并深赋美感的民族所独有的。中国人把那个看似普通的泥土,在水与火的灵动下,在中国人心灵与精神的升华中,成就出这种美丽的器皿。它有【甲】的刚烈、【乙】的优雅、【丙】的敦厚。中国古代瓷器在历经几千年连绵不绝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出不同品种且 (精巧绝伦、精巧决伦)的瓷器艺术品。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使中国瓷器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有些作品还有题句。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1)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上所选词语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承载(zài ) 精巧决伦 .
B. 承载(zǎi ) 精巧绝伦 .C. 承载(zài ) 精巧绝伦 .D. 承载(zǎi ) 精巧决伦 .
(2)根据语意及瓷器的制作过程,依次在【甲】【乙】【丙】处填入恰当的自然界之物。(3
分) (3)活动期间,正赶上小明爷爷过80岁生日,他准备送爷爷一件瓷器。你帮小明从下面作
品中挑选一个,并说明理由。(3分)
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教育资源
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第四件 2.学校小记者在活动过程中采访了陶瓷绘画匠人。请你按要求完成第(1)—(2)题。(共5分)
(1)采访过程中,小记者记录了匠人们总结的“陶瓷画艺口诀”。其中在画人物时有“八字
格”,即人的头像外型有田、由、国、用、目、甲、风、申字形。请从下面的字形口诀中选择一种,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联想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人物,并说明根据。(3分) 田:平头百姓,额阔脸宽,鼻大口方,耳腮有鬓,刚毅正直,适合表现武将和绿林好汉
等一类人物。
用:平顺正直,秀伟挺拔,满腹经纶,纵横言谈,忧国爱民,宜于表现五绺长须的文人
秀士。
甲:耳朵外撑、脸颊狭尖,额窄窄短,鬼头鼠形,三角眼眶,绿豆眼珠,适合表现小偷
之类的人物。
申:见财忘义,品格低微,奴颜婢膝,露牙咧嘴,宜于表现讼棍一类的人物。 选择______字形,联想人物______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访结束后,小记者想用一副对联表达自己的感受。请你从下面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把对联补充完整。(2分)
雨过天青千秋釉色,
A.温其如玉当让京华 B. 花留水彩四季如春 C.花明雪洁并著瓖奇 D. 制传妙技玉质金相
3.活动结束后,某小组准备把有价值的资料装订成册,封面题写“中国瓷器”的字样。有的同学认为应该选择“规整大方、古朴典雅”的书体,下面四个选项中,你认为符合这位同学要求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4. 默写(共3分)
(1)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1分)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2分)
5.五一节来到金海湖,晴好的夜晚站在望海亭,放眼望去:静静月光洒在湖面,轻风拂过, 波光粼粼,水中月影清圆。见到此情景,你会想到哪句古诗文?简要说说此种情景为什么 会让你联想到这句古诗文。(3分) K12学习教育资源
相关推荐: